第385章 直接全员晕船(1 / 2)

长安

西城门外

蒋华强带着数万大军回到了已经阔别了几个月的长安城。

几个月不见,董卓似乎更加憔悴了一些。

不过身体还算硬朗,最近也没有太多烦心事。

俗话说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

如今汉地西部全都在董卓的掌控之下。

下一步只需面对的就是那些关东的诸侯以及支持他们的关东世家集团。

回到长安后,蒋华强先回家与董白和几位美妾享受了些许温情时光。

接着又去了相国府,向董卓汇报自己这几月来的行动。

当得知蒋华强打算筹建水军时,董卓微微有些惊讶。

作为一个生长在西北地区的武夫,老董完全不懂水战。

他没去过南方,也没见过大规模水上战斗的样子。

然而,出于对自己这个女婿的信任,老董便将这件事完全交给了蒋华强负责。

至于资金需求,随便提就好。

自占领益州和汉中以来,董卓手头上的钱更多了。

加上原先从刘宏那儿得到卖官鬻爵积累下来的巨大财富,以及何进和十常侍留下的金银财宝。

打造一支水军所需要的费用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但是。

有一个问题很快摆在了蒋华强面前。

北方历来是骑兵的天下。

除却湍急的黄河外,根本没有适合大规模训练水军的地方。

如果不提前训练水军,将来要征服南方,付出的代价必定巨大无比。

看看历史上的例子就知道了,哪怕像赤壁之战前的曹操那样强大的存在,也因为缺少水军而导致无法前进半步。

为了顺利拿下南方,曹操后来还在邺城专门挖了一个很大的池塘“玄武池”,用于训练军队。

可惜效果并不理想。

曹操辛苦培训了三年的“玄武池”水军,到了长江上直接全员晕船,战斗力全无。

蒋华强可不想再蹈曹操失败的覆辙。

因此,找到一个合适的水军训练地点显得尤为重要。

反复琢磨后,蒋华强决定召见甘宁,两人共同商讨出最好的方案。

最终,他们选定了巴江作为基地。

这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巴江作为长江的一条支流,环境条件还算是勉强可以接受。

如果要在黄河旁边训练海军,那湍急的河水肯定会极大影响士兵们的日常练习。

只是,董卓手下的将领们在陆地作战方面样样在行,一旦说到水域作战,大家全都成了晕船大王。

单靠甘宁一人远远不能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

于是……蒋华强决定派出探子前往南方。

希望把那些还未崭露头角的江东将领提前纳入麾下。

对于组建海军所需打造的战船。

蒋华强计划暂时参照黄祖指挥下的江夏水军模式进行改造。

没办法,在江东水军还没有成立前。

黄祖管理下的江夏水军是当时唯一一支成建制的强大水军!

历史上,依靠这支水军,黄祖坚守江夏长达十七年之久!

从孙坚一直打到孙策,再打到孙权。

直到赤壁之战前一年,黄祖不幸战死,这场持久战才告一段落。

即便黄祖去世,他手下的江夏水军依然能够牢牢守卫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