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新的招讨使(2 / 2)

一梦维艰 天朝圥忈 2205 字 1个月前

“岸田太郎!?这不是开玩笑吗?倭子国的心腹大患,前一段时间闹得倭子国上上下下鸡犬不宁,与幸田兼信大战于岸田家本城,几经翻转,最后在自己被俘之前,竟然设计将倭桑瀛第一猛将幸田兼信射杀,现在居然摇身一变成了新的北路招讨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足利盛心中一团疑问简直不知如何说话,张大了嘴巴,半晌没有说出话来。

一旁的岸田弘毅却是向足利盛说道:“大名阁下,岸田太郎乃是我岸田家族分支成员,之前他犯下了巨大的错误,但是归其根本是因为他与幸田兼信的仇怨所致,在其被俘之后,蒙女皇陛下开恩赦其不死,在我的一番劝说之下,已经决心洗心革面为倭子国效力,故而女皇陛下命其为北路招讨使,代替已死的建川康剿灭叛军。”

足利盛听闻岸田弘毅的话语,心中才算是解开疑团,他虽然不知道女皇为何不担心此人再次反叛,但既然是女皇陛下的决定,他也无法反对,只得脸色铁青的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这个结果。

李患之在一旁见足利盛的神情知道他心中所想,此刻却也不好当着岸田家的两人把话说明,于是对岸田太郎说道:“你前番几次与朕及倭子国政府作对,如今既然幡然醒悟,便要实心用事,不可再生异心,不然朕的手段你是知道的,这世间便再也没有你的容身之地!”

她脸色平静,娇声细语,像是友人之间的规劝,又似主君对臣下的警告,只说得岸田太郎频频点头,最后直接跪倒在地叩首言道:“臣感陛下不杀之恩,无以为报,定当竭尽全力报效陛下,何敢再生异心,请陛下放心,臣此番前去讨伐北路叛军,定将那井田柰子铲除,以解倭子国之急,报陛下恩德之万一!”说罢叩首于地。

李患之见他说的也算诚恳,于是虚抬手臂命其起身,才又对岸田弘毅说道:“你们兄弟二人先下去吧,既然派了差事,还是要准备一番,你这个当大哥的,又是本家的家主,自然要帮衬一把,这后勤的事情就交给你负责了,建川康已死,若是岸田太郎能够剿灭井田柰子的叛乱,这兵部卿的位置朕就许给他了!”

岸田弘毅听闻李患之的话语心中一动,连忙拉着岸田太郎再次跪倒,叩谢天恩,李患之却是毫不在意的一笑说道:“不必拘礼了,跪来跪去的,朕都厌烦,下去准备吧!”

“是!”岸田兄弟躬身退下,房间内又只剩下李患之与足利盛二人,李患之才转身对足利盛问道:“你可是想知道这岸田太郎如何成就降了朕的?”

“呃...正是,陛下明察秋毫,臣的这点小心思却是瞒不过陛下的眼睛!”足利盛被李患之点破了心思,不由脸色一红,随即却是一记马屁了无痕迹的拍了过去。

李患之听了他的话,却是轻笑一声,继续说道:“这岸田太郎虽是一个心高气傲之人,但他崇拜强者,当初他为幸田兼信效力,就是因为感幸田兼信乃是倭桑瀛的第一猛将,其志甚大,他认为幸田兼信定能成就一番大业,于是甘心受其驱策。”

她说到这里,语气顿了顿,来到靠北的坐榻之上盘膝坐下,才又继续开口说道:“结果呢?幸田兼信投降于朕,这让岸田太郎难以接受,他觉得幸田兼信再也没有资格成为他的主人了,已经不再是那个战无不胜的幸田兼信了,于是他才策划叛乱,想要自己说了算!”

“陛下,那不是足见此人有反骨吗?这...”足利盛听李患之徐徐道来,心中的疑惑还是尚未解开,于是急忙说道。

“只要有足够强的实力,他是不敢妄动的,岸田太郎野心是大,但是这一次的失败,让他看明白了一点,就是凭他自己是做不成什么事情的,他想出人头地成就大事,必须要倚靠朕给他的平台。

他想唱戏,还想唱主角,就必须在倭子国这个舞台上才行,他想自己搭台子,只会摔死!

这一点,朕昨晚与他会面时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朕想他也是个聪明人,自然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所以你平日只需要稍加留意他的动向就好了,过格的事情,朕相信他今后是不敢做的!”李患之不以为意的看了一眼足利盛,轻描淡写的说道。

她顿了顿语气,又继续说道:“岸田太郎也算是一位有能力的人,只要好好利用,必定可以发挥作用,朕利用他除去了幸田兼信这个旧势力的代表人物,消除了七大番主的最后影响力,你以后便更加的好办事了!

还有就是建川康,他手中掌握着一部分旧势力的精锐战兵,这次几乎全军覆灭,以后倭子国的兵权便不再有分歧,兵部卿的位置交给一个反叛过又投诚的人,不但可以消除今后倭桑瀛人叛乱的借口,还能表现出倭子国政府的大度和容人之量,利于打消他们的反叛之心。

所以将这个位置交给岸田太郎,比在建川康这样庸碌无为的旧势力人物手中,要有价值的多!”李患之一口气将自己秘密会见了岸田太郎,并且对其评价一一向足利盛道来,足利盛听罢女皇之言,方才恍然,心中除了佩服女皇的识人用人之道,也是深深感到这女人妖孽一般的心智,今后自己也要谨慎行事,以免成了这位绝世女皇的算计目标。

足利盛出了别院之时,还如同脚踏云雾一般,他虽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还是一时间仿若梦中,女皇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让他心中有种说不出的不安,这位女皇帝带给他的压迫感如同山峰一般,让他丝毫掀不起半点异样的心思,只得俯首听命。

随着足利盛返回瀛都城,大名府内颁布了敕令,任命投诚的岸田太郎为新的北路军招讨使,调拨五千精锐足轻步军归其调遣,组成新的北路军,克日起兵讨伐井田柰子的叛军。

消息一出,倭子国内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这岸田太郎昨日还是叛军首领,今日便成了倭子国的招讨使,带兵前去平定另一位叛军首领,这戏剧化的一幕让人不禁难以置信。

倭子国内也有反对的声音,他们以岸田太郎曾为叛逆,其心难测为由坚决反对大名任命其为北路军招讨使,可是不论是大名足利盛,还是天国的摄政郑海潭,完全没有一点动静,反对的声音持续了数日便销声匿迹,因为任谁都看的出来,既然足利盛和郑海潭都没有出面解释和反驳,那这背后决策的人便不言而喻了,必是哪位神鬼莫测的女皇陛下,既然是女皇的意思,那谁还敢自讨没趣的去反对呢?

既然女皇希望岸田太郎出任北路军招讨使,那么一定有她的深意,所有人都想看看,这一步棋到底会下出怎么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