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东礁潮簇,星魄现影(1 / 2)

针破苍穹 象先生 1706 字 3个月前

潮声在船舷下敲成节拍,东礁在远处如同一圈不安的齿轮,黑影在礁石间跳动,海雾像薄纱遮掩着里面不肯示人的东西。陈浩站在船首,夜烬与几名海灵护卫分布在两侧,流光在后方低声与海族通话,向外放置了更多的潮印回路以探查远处的应声点。

“那边潮纹的频率很杂,”流光的声音透过回讯符带着金属回响,“他们像是在用许多小钩子同时试探海域,若我们贸然上前,可能会被一股合频吸进去。最危险的不是潮,而是潮里带着的‘名字节拍’——那会把我们记念成新名册的注脚。”

陈浩闭眼,胸口那处空洞像旧钟一般隐隐作响。他把手按在匣套上,能感觉到被封的残核在里面像一只被绑住的兽,偶尔挣动会发出一点闪光。夜烬在一旁调匕为式,笑得冷淡:“别怕,我的刀比这海更诚实。你想试探哪处先行,我们就先把那处撕开一条口子。”

流光指向东礁西侧的一处暗滩:“那里有三个潮簇点最为密集,且与第九囊的响应链有共振特征。如果他们要把‘合三’提前触发,极大概率会先把能量做局到此处。我们去切断那三处联结点,尽量在他们把备用链条连成网前,把点火的火花压住。”

船靠近礁滩,海浪溅起细碎的白珠。陈浩与夜烬、两名术师下船,脚踩着礁石前行。远处礁石上立着几座古旧的祭柱,柱上缠着苔藓与潮带的符绳,绳结处闪着阴暗的纹路——那是影面者与殷家共同留下的界符,既能传信也能引流亡灵。

“这些祭柱像是做置放器,”术师之一低语,“把海潮的流向用符绳捕捉,再以铭纹把名录的波形缝入潮里。拆下祭柱,便是切断一个音脉;但祭柱一旦被敲碎,碎片会散播细小的残纹,更难回收。我们得用归元温抚它的呼吸,而不是粗暴打碎。”

陈浩点头,他取出归元之针与轮回之网,动作轻缓却不容迟缓。他先用归元之意抚摸祭柱上的铭纹,像抚摸老友的头发,逐渐让那原本被扭曲的符索回到本来的律动;同时,他用轮回之网把祭柱与海底的连接线虚化,试图把那条传讯“藤蔓”从深海中一寸一寸抽出,而非生拉硬拽。

风在耳边低语,海面像被人缓缓挪动的画布。第一根祭柱被归元抚平后,缠在它上的铭纹慢慢褪色,像被海水洗净。祭柱之上的潮绳不再闪烁,那处海域的微弱应声随之减弱。术师们低声赞道:“成功了,回路被暂时阻断一息。”但他们都知道,真正的危险并未过去。

没等众人松口气,第二处祭柱附近忽然掀起一道更粗的潮簇,像一柄黑色的旗帜骤然升起。潮里有低沉的歌声,歌声里夹着被点名者的碎语,片段像刀口一样割开人心。一个巨大的水影从潮中浮起,身形庞大,像章鱼般的触手上镶着小小的陨晶碎片。那影并非单纯的海兽,而是被古术缝制的“潮簇灵”,每一触及之处都会带出一串名字的音码。

“潮簇灵!”夜烬低喝,他眼神冷厉,匕首在手中发出寒芒,“这种东西不是普通海灵,它们由残核与名册共同催生,若不尽快散开,触手所及之处会被一一登记。”

陈浩扫视四周,海灵的低吟在远处应答。若他们贸然与潮簇灵硬拼,必会被其触手上的陨晶碎片发出频率,反被记录为新名。他决定用更为险而巧的法门:以针为梭,在潮簇灵的轨迹上织出一张“返声网”。返声网可把潮簇灵释放的名字波形反向折叠,使得那些名字在半路上迷失回程,从而失去被“注册”的完整度。

返声网的织成极其考验配合。方拙曾将此法传授给少数人,这一次陈浩只带来了他最信任的两位术师。针意与阵符在湿冷的空气中相互纠缠,海风夹杂着符气像被撕裂的帛布。网正织成之时,一只触手猛然拍下,直扑而来。陈浩的手微颤,裁决之针应声而出——但他没有以力去击碎触手,而是将裁决划成一道弧形,把触手拍向返声网的预设位置,使其在触碰网面的一瞬被网丝捕捉。

那触手上的陨晶碎片一接触到返声网,竟发出一种刺耳的哀鸣,随后局部的名字波形开始内扣,像被吸进去的潮汐,又在波心处折回。潮簇灵痛呼,触手错愕地缩回,整只巨影在返声网的牵引下像被束缚的巨兽般挣扎。术师们乘机用归元之力把触手与礁石间的铭纹剥离,一点点把潮簇灵从祭柱周围拉开。

就在这一刻,空中传来被撕裂的声音:远处海面上浮起一艘小舟,船帆上挂着暗色的布幔,布幔下的桅杆上扎着一面类似殷家纹章的旗子,但纹样被画得更粗糙、更像是某种变体。船上的人以奇特的号角呼叫,号角深沉,竟能把潮簇灵的疼痛转化为怒意,使其再次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