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谁记得谁,最好的年岁”
同样是青衣式的戏腔唱法,叶子谦还加上了一点动作,让其更贴切一些。
在场的人都是行家,听完他这两段后,先是沉思了片刻,然后纷纷发表个人的看法。
其中以青衣为主的李美凤对这种唱法表示了肯定和欣赏。
“小叶,你这种唱法已经很接近传统戏曲青衣的唱腔了,听起来整个曲调还是以现代流行音乐来的是吧。”
叶子谦点了点头,解释道:“曲是以流行乐来基调,但是词和唱法是以戏曲的方式呈现。
这个算是一种尝试吧,我也试过副歌的曲也用戏曲形式来,但是通篇唱下来,整首歌会有一种割裂感,不容易传播。
然后就又变成了老问题。”
马岚同样颔首说道:“自从那天小叶跟我说了这个情况之后,我也问了一下我的一些年轻一点的学生。
流行乐和戏曲唱段,他们大部分人都选择听流行乐。
给我说的一个词是,好听不烧脑。
我仔细琢磨了下也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流行音乐能获的比较好的传播性,其浅显易懂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旋律是很重要的因素。
我们的戏曲,像京剧,梆子这些,真唱完一两个小时过去了。
观众想喜欢,需要了解故事背景,还需要有那个定力和耐心,确实有些困难。”
这说到点子上了,叶子谦暗暗赞同。
好家伙,一出完整的京剧唱段,都是按小时计的。
电视里晚会表演的都是其中比较典型的选段,没有前后启程的关联,一般人就听个热闹。
听了也就过去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每天新鲜的事情刷新的太快,一段热闹过后又是另一段热闹。
除非是真的爱,哪有人会特意听了一个选段然后去听整个故事。
就像是现在网上特别火的一个小段《叫小番》。
它其实只是一出戏的一个嘎调,这还仅仅是杨六郎整个故事里的一出戏。
《四郎探母》这出戏其实也是很长的。
所以说,戏曲现在推广起来越来越难,大部分都是自身的原因,跟不上现在的社会节奏。
这才成了艺术。
接下来,对叶子谦的一些想法大家又讨论了一会,最后一致觉得他的这种尝试对戏曲的传播有很大的帮助。
然后马岚真切地拜托道:“小叶,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能把两首全部做出来。
到时候我会发动我们的一些力量帮你把歌推出去。
如果反响不错,届时这种模式的歌肯定会多起来,对戏曲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必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这点,叶子谦当然不会拒绝。
这对他来讲全是好处,实在找不出一点坏处。
钱,名,大佬的人情都赚到了。
简直是秦始皇吃花椒,赢麻了。
老特头来了都得喊他一声前辈。
随即,立刻,马上,叶子谦点了点头。
然后看向一旁的萧红梅:“红梅姐,《牵丝戏》就交给你吧。
我打算把《赤伶》交给苏画影老师,之前答应她给她做专辑的,这首歌正好合适。”
叶子谦这么分配,是因为在他心里,虽然萧红梅比苏画影年纪大,但前者有一种说不出的少女感,后者是一种成熟更多一些的感觉。
正好两人和两首歌相匹配。
萧红梅会意地点了点头,心里同样很是开心。
————————————
牵丝戏
词:Vagary
曲:银临(又漂亮又有才又能唱,作者君很喜欢的一位女创作人。)
编曲:灰原穷(银临的老公,恨啊!!)
原唱:银临,Aki阿杰
————————————
赤伶
词:清彦
曲:李建衡
编曲:何天程
原唱:H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