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进背篓里,和腊肉、米酒摆在一起。
看着就满满当当,透着十足的诚意。
周安昨天晚上,就已经悄悄把寿礼准备好了。
他刚到村里没多久,手里没什么自家产的东西可送。
思来想去,还是包礼金最实在。
他知道,农村里就算有人随礼金,也都是三毛五毛的。
大伙儿日子都紧巴,没人会多送。
可他这次带着好几个弟弟妹妹,一起去吃席。
要是礼金送少了,不仅显得不尊重主人家。
他自已心里也过意不去,总觉得占了人家的便宜。
他准备了三块钱,用红纸包好了,到时候送出去。
东西都准备好后,姜宁便朝着大伙儿招呼一声。
“都收拾妥当了,走吧,往王婶子家去喽!”
周安抬眼瞅了瞅,天上的日头。
他觉得时间还太早了,此时才上午八点多。
现在离开席还很久,于是转头看向身旁的姜宁。
“小宁,咱们这去的会不会太早了呀?
离着开席还早着呢,估摸着得晌午才开饭吧?”
姜宁听见这话,抬起头冲他笑了笑。
“咱家和王婶子家,关系特别亲近,哪能赶着饭点才去,就为了吃那顿席呀?
早点儿去,能给他们家搭把手帮帮忙,人多力量大,也能让王婶子少累点儿。”
周安听完,恍然大悟般点了点头。
确实是这个理儿。
山里人家讲究的是人情往来,关系特别亲近的,不会去等现成的。
早到一会儿,能帮着招呼客人,或者干点杂活。
都是心意,也显得热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