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只是淡淡地露出了微笑,不退反进,直接上前一个揽手背摔,就想那个金色卷发年轻人撂倒在地。
而这个时候,两个刑警也迅速地跟了上来,将年轻人狠狠地扣住了。
“他怎么了?”
林二拍了拍手,随口问道。
其中一名警员说道:“他不配合我们的询问工作!”
“刚才有人反馈,他曾进入过死者的房间!”
那个被压在地上的年轻人挣扎着,用蹩脚的汉语说道:“她是我的同事,她出事了,我就想进去看看!”
“我什么也没做!”
“你们,先放开我!”
林二微微地皱眉,蹲了下来。
死者是布莱恩商务代表团的翻译,而这个年轻人是她的同事。
于是林二问道:“你也是翻译?”
年轻人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说道:“没错!”
“你叫什么?”林二又问道。
年轻人急忙解释说道:“我的中文名叫宋慈!”
林二无语地笑了笑,“宋慈,你怎么不叫唐诗?”
那年轻人愣了一下,似乎有点没有反应过来这里面的梗。
林二让警员把他扶了起,然后松开了他。
“他不是凶手!”
林二轻描淡写地说道。
两个警员面面相觑。
他们之所以要将门外围观的所有人全都要进行登记并且进行笔录,其实遵守也是那个“凶手会回到现场”的原则。
在问到这个年轻人的时候,他几乎就是下意识地要跑,所以他们才会那么紧张要立即追捕他。
不管怎么说,他们这样的处置是对的。
万一真是凶手呢?
如果让他跑了,那岂不是可惜了。
只是,林二连现场都没有进去,更没有看过尸体,他怎么就断定这个人不是凶手呢?
卢文波也走了过来,问道:
“林组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有嫌疑!”
“你连现场都没有看过,怎么就知道他不是凶手了?”
林二只是笑笑说道:
“刚才那位同事说,他进入过现场!”
“虽然凶手确实是有回到现场的可能,但一般情况下,真正的凶手都会静静地躲在人群中观察!”
“一是为了欣赏自已的杰作,二是观察警方的调查。”
“像他这样,明知道里面是案发现场还冒失地走进去的,是嫌自已还不够吸引人吗?”
“再退一步来讲,如果我是凶手,就算警察盘问到我了,我也会装作第一次知道这个事情,尽可能地伪装,平静并且不露痕迹地回答你们问的问题!”
“像他这样,你们刚开口,他就跑的,就冲这脑子……”
卢文波细想了一下,发觉林二好像说的有点道理。
哪有凶手回到现场的时候还冒失地闯进去,这是很容易引起警方的注意吗?
而且以他多年的办案经验来看,绝大多数有胆量回到现场的凶手都是心理素质过硬的人,并且对于自已的作案手法十分的自信。
像这个小年轻这样一问话就跑的,显然不符合对于嫌疑人的犯罪侧写。
于是,卢文波摆了摆手,那两个警员就松开了这个中文名叫宋慈的年轻人。
“虽然,你没有了嫌疑,但是你有义务配合我们的警方的调查!”
卢文波脸色不善地对着宋慈说道。
鉴于刚才林二替自已解了围,宋慈对林二十分的钦佩,他指着林二说道:“我可以跟他说!”
卢文波看了一眼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