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合章 4k】长治见闻(2 / 2)

他做了个抹脖子动作。

地窖内,油灯的火苗微微跳动,映照着老周那张布满皱纹的脸。

他弓着背,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小心翼翼地摊开在石桌上。

纸上是潦草的手绘地图,标注着日军在长治的兵力部署。

“团座,这是最新的情报。”老周声音压得极低,手指点在地图上,“长治城内,日军驻屯军大队部设在原县衙,大队长藤田健一,手下有四个步兵中队,外加一个机枪小队,总兵力约一千两百人。

而长治机场那里也有两个中队的小鬼子在守卫,目前还没确定小鬼子的指挥官是谁......”

钱伯钧眯起眼,盯着地图上的红圈:“伪军呢?”

“维持会的汉奸刘三爷手下有两百多号人,分散在四个城门和主要街道的哨卡。”老周咳嗽一声,继续道,“最近鬼子又调来一个工兵小队,正在加固城墙,还在城东的老仓库囤了一批炸药,看样子是防备咱们攻城。

说到这里,老周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兴奋的舔了舔嘴唇,“前几天黎城县城围点打援的战役给小鬼子的震动很大,不得不说,团座咱们427团就是这个,干的真漂亮!”

老周一边说着,一边竖起了大拇指,冲钱伯钧兴奋的比划着,生怕他看不到!

钱伯钧连连摆手,“别瞎说!都是八路军干的,关咱们427团什么事情!

顶多是八路军的青峰支队干的好事,可别把这些‘屎盆子’往咱们自己头上揽,咱们还需要时间。

猥琐发育,猥琐发育......”

看到钱伯钧的动作和话语,旁观的几人纷纷大笑。

纷纷暗自吐槽,自家团座什么都好,就是脸皮有点厚,也不知道有什么药能治不?

老周也跟着笑了一阵,连连点头,“是,是。团座高见!您说什么都对!”

说罢,又从桌下摸出一个小本子,翻开几页:“这两天,鬼子的运输队频繁进出城,往机场运物资。

听说是从河北方向调来的六架轰炸机,专门对付咱们这神出鬼没的‘青峰支队’。”

老周一边回复,一边刻意的在‘青峰支队’四个字上加了重音。

显然,这位也算是理解了钱伯钧的恶趣味!

钱伯钧冷笑:“就凭六架破铜烂铁,就想对付咱们?小鬼子就是做梦!

鲁班门前耍大刀,这是活得不耐烦了!”

老周点头,又压低声音:“还有,藤田大队长后天要办寿宴,维持会正四处搜刮白面、猪肉,逼着老百姓交‘寿礼’。交不上的,直接抓去修工事,已经累死好几个了......”

说到这儿,老周眼眶发红:“小鬼子来了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城里的乡亲们......快活不下去了。”

他掰着手指细数:

粮食被抢光,日军强征“军粮”,百姓只能吃掺了锯末的麸皮馒头;

青壮年被抓,男的修工事、女的送“慰安队”,街上看不到几个年轻人;

汉奸横行,刘三爷的手下天天踹门搜刮,稍有不从就扣上“通共”帽子枪毙。

“昨天,西街的老赵家闺女才十六岁,被伪军拖走了......”

老周声音发抖,“老赵去拦,被一枪托砸晕,现在还在炕上吐血。”

钱伯钧一拳砸在石桌上,震得油灯险些翻倒。

“不过,乡亲们没怂!”老周神情带上一股钱伯钧不曾见过的凝重,“大家都在默默期待着,就等着咱们的队伍打回来!”

他凑近钱伯钧耳边:“城里已经有人传播《地道战》画册,地窖连地窖,就等时机成熟......”

正说着,地窖顶突然传来三声轻响。

两短一长,是放哨的栓子示警。

赵铁锤动作麻利的出了地窖,去外面观察情况。

老周瞬间收声,飞快吹灭油灯。

黑暗中,钱伯钧的手按上了腰间的匕首......

赵铁锤悄无声息地闪出地窖,借着粮行堆垛的阴影摸到前院,发现栓子正趴在门缝处张望。

顺着视线看去,原来是两个伪军拎着酒瓶摇摇晃晃路过,嘴里还骂骂咧咧说着“寿宴摊派”的差事晦气。

待伪军走远,栓子松了口气,转身正撞上赵铁锤铁塔似的身影,差点惊叫出声。

赵铁锤捂住他的嘴摇摇头,确认虚惊一场后返回地窖,油灯重新点亮时,老周的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藤田这老鬼子倒是会享福。”钱伯钧听完汇报冷笑一声,匕首在指尖转了个圈,“这个时候还想着办寿宴?

那咱们可不能辜负了他的一番期待,到时候咱们给他加点节目。”

说到这里,他再次表扬了老周的工作。

他示意老周继续潜伏,其他几个人暂时留在粮店。

自己则带着林怀瑾和赵铁锤换了一身打扮,从粮行后门离开。

三人穿过几条逼仄的巷子,沿途看见日军巡逻队押着哭嚎的百姓经过,有个老汉因交不出寿礼的摊牌被枪托砸得满脸是血。

赵铁锤指节捏得发白,林怀瑾却一把按住他肩膀,低声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团座忍得,你小子可别给我犯浑!”

赵铁锤朝着一边的土路上狠狠的呸了一下,这才跟着钱伯钧两人离开。

很快三人来到了此行的又一个目的地。

西街拐角处的“醉仙楼”灯火通明,挂着“恭贺藤田太君寿诞”的红绸子格外刺眼。

钱伯钧摸出几块银元掂了掂,三人立刻换了副市侩嘴脸大摇大摆进门。

跑堂的见他们衣着光鲜,忙不迭引到二楼雅座。

邻桌几个商人模样的男子正愁眉苦脸喝酒,其中穿绸缎马褂的胖子拍桌骂道:“狗日的维持会,摊派老子二十袋白面!”

同桌人慌忙捂住他的嘴,紧张地瞟向楼梯口的伪军岗哨。

钱伯钧故意提高嗓门要了壶汾酒,又点了几道招牌菜。

跑堂上菜时,他状若无意地搭话:“听说藤田太君寿宴要摆三天?”

跑堂的左右张望,压低声音诉苦:“客官您是不知道,光我们酒楼就被征了每天三十只烧鸡!后厨王师傅剁鸡剁到手抽筋......”

话音未落,楼下突然传来碗碟碎裂声,接着是伪军的呵斥:“皇军征用这坛花雕是看得起你!”

掌柜的赔笑求饶声里混着少女惊恐的啜泣。

显然,一路上常见的场景,又在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