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直42型运输机,每架能塞七八十个兵。咱们从城西工业区突进去,直接端了邓公瑾的指挥所!”
李云龙越说越兴奋,双手在空中有力地挥舞着,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看到自己的部队如猛虎般冲进敌人的指挥部,将敌人一举歼灭。
然而,参谋长却微微皱眉,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
他拿起铅笔,在沙盘上画出两道弧线,那弧线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是两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他语气严肃地说道:
“城墙足有十五米高,外面的战士突不进去,高射炮和高射机枪每一百米就有两到三台。
在这样密集的火力网下,哪里容得我们从容索降?”
参谋长的声音在安静的指挥部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与理智。
他顿了顿,目光在沙盘上扫视一圈,又加重语气补充道:
“更关键的是,这个办法还是避免不了误伤百姓,子弹可不长眼呐。”
这话一出,原本有些热烈的气氛瞬间冷却下来,每个人的心头都沉甸甸的,深知战争中百姓的安危是一道无法忽视的底线。
石将军轻轻弹了弹烟灰,那灰白色的烟灰如同雪花般缓缓飘落,正好落在沙盘上,不偏不倚地盖住一处民宅标记。
那标记在烟灰的覆盖下若隐若现,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战争与和平的挣扎。
李云龙的目光敏锐地捕捉到,那正是邓公瑾开办义学的地方。
他心中暗自思忖:邓公瑾啊邓公瑾,你还在犹豫什么呢?
起义和投降的待遇可是天差地别!
此时的李云龙,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多了几分急切与期待,似乎在心里默默催促着邓公瑾做出正确的选择,为这场艰难的战役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
“参谋长所言极是,如此看来,咱们确实得考虑第二方案了。”
李云龙微微皱眉,目光在沙盘上逡巡片刻,略作思索后缓缓说道。
“快讲!”
石将军和参谋长几乎同时脱口而出,两人的目光中满是急切与期待,紧紧地盯着李云龙,仿佛他口中即将吐出扭转战局的关键密钥。
“演习!”
李云龙神情严肃,一字一顿地吐出这两个字,声音虽然不大,却犹如重锤敲在众人的心弦上。
“演习?”
参谋长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微微歪着头,脸上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一双眼睛里满是迷茫,似乎在努力琢磨这两个字背后的深意。
“好啊!”
石将军稍作沉吟,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思路,很快便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巧妙之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
那光芒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瞬间点亮了整个指挥部略显凝重的气氛。
“现在我们投鼠忌器,不敢动用重武器,可榆林城的老百姓并不知晓咱们的这番良苦用心。
在他们眼中,怕是还以为我们的炮弹已经打光了。”
石将军耐心地向参谋长解释道,语气平和沉稳,每一个字都带着深思熟虑后的笃定。
“明白了!我们用最大口径的炮火轰击一处演习场,让榆林城的百姓清楚地看到:
咱们并不是没有炮弹可用,而是出于对他们安危的考量,才故意克制不用!”
参谋长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不由自主地提高了音量,话语中透着对这一计策的赞赏。
“然后我们再借助传单、广播等多种宣传途径,向民众阐明尽快推进蘑菇弹项目的必要性。
我坚信,人民群众是能够认清事实真相的。”
李云龙接着补充道,眼神中透着坚定的信念,仿佛已经看到了民众理解支持他们的场景。
“最重要的是邓公瑾本就有投诚的意向,只是目前还在观望犹豫之中,这恰恰给了我们实施心理战并取得成功的机会。”
参谋长微微点头,神色认真地分析道。
“通知地下组织,要不惜一切代价营救邓公瑾和其麾下高级军官的家眷,务必将他们安全送往晋省解放区。
只有让邓公瑾没有后顾之忧,他才会下定决心起义。”
石将军神色镇定,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事宜,那沉稳的语气仿佛为这场复杂的战役定下了坚实的基调。
仅仅是李云龙那简短的“演习”二字,便如同一颗智慧的火种,瞬间在石将军和参谋长心中点燃了灵感的火焰,三人迅速构思出了一条完善且精妙的作战方案。
此时,李云龙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转,像是又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脸上浮现出一抹狡黠的笑意,说道:
“老总,如今c13军、c16军和敌36师正逐渐朝着榆林逼近。
依我看呐,就把他们当作这场演习的目标就行!
没有必要专为演习而设立演习场。
古寿三对邓公瑾向来是既依赖又怀疑,他派来的这些部队,可不全是真心来帮助守城的。”
“没错,我们对古寿三的部队给予坚决有力的打击,如此一来,便能给邓公瑾施加足够的压力,有利于促使他尽早下定决心起义。”
石将军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透过指挥部的墙壁,已经看到了榆林城胜利解放的那一天,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憧憬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