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种子,在民众心中那片渴望真相的土壤里,慢慢地生根发芽。
民众们开始对平日里听到的那些关于解放军的谣言,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他们的思想在悄然发生变化,开始重新审视这场即将爆发的内战,思考战争背后的真相和意义。
与此同时,解放区宣传部门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与强大力量,通过各种各样巧妙隐蔽的渠道,把那揭露古寿三阴谋的关键信息,精准无误地传递给姜无发统治区的记者和编辑们。
这些有良知、有正义感的新闻工作者,在收到信息后,纷纷挺身而出。
他们在自己的报纸上发表文章,虽没有直接引用解放区的文章,但字里行间,都满满地洋溢着他们对真相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正义的坚定信仰。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投向黑暗的一束光,试图照亮那被谎言笼罩的世界。
随着时光缓缓流淌,日子一天天过去,越来越多姜无发统治区的民众,逐渐拨开迷雾,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
他们的心中,燃起了愤怒的熊熊火焰。这些民众纷纷站出来,义正言辞地谴责古寿三和姜无发的阴谋行径,态度坚决、坚定不移地表达对解放区正义立场的支持与拥护。
他们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如同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向着正义的方向奔涌而去。
在姜无发统治的一个偏远乡村,村子被青山环绕,田间地头尽是村民们劳作的身影。
大多数村民没念过多少书,每天就守着自家的几亩薄田。
这天傍晚,夕阳红彤彤的,把整个村子都染成了暖色调,余晖轻柔地洒在村头那棵粗壮的大槐树上。
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摇着蒲扇,在树下悠闲地乘凉,有一搭没一搭地唠着家常。
倭寇撤走后,村子终于恢复了昔日的宁静。
正说着呢,就见一个年轻后生脚步匆匆地走进了人群。
这人是小李,刚从城里探亲回来。
小李之前在解放区的学校念过书,肚子里有点墨水,对当下的局势也多少了解一些。
小李喘着气,声音不大却透着股忧虑:
“大爷大妈,你们听说了吗?
古寿三那家伙要调动大军,去对付解放区的军队啦!”
“啥?”
一位老者原本松弛的眉头瞬间皱成了一团,显然被这个消息惊到了,
“古寿三那家伙又要搞啥花样?”
“可不是嘛。”
小李无奈地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我听说啊,他们就是想找个由头挑起内战,好趁机捞好处。”
小李压低声音,继续说道:
“你们晓得不,解放区的军队那可都是为了咱们老百姓打天下的好人呐!
我在解放区的时候,亲眼瞧见他们帮着百姓干活,还跟鬼子拼命,那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周围的村民们听了,脸上纷纷露出疑惑的神色。
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姜无发的统治下,平日里听到的都是上头传下来的那点消息,对于解放区的军队,那真是没什么了解。
小李见大家一脸茫然,伸手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
这小册子可是他在城里费了好大劲偷偷换来的地下印刷品。
上面用简单易懂的文字,配上生动形象的插图,把古寿三和姜无发的坏心思,还有解放区军队的正义立场都讲得明明白白。
“刘大爷、李大妈,你们看这本小册子。
这是我从城里带回来的,上面有画又有字,可简单了,你们一看就懂。”
说着,小李就翻开小册子,手指着上面的插图和文字,开始耐心地给村民们解说起来。
村民们一下子就围了过来,脑袋凑得紧紧的,好奇地盯着小册子上的内容。
虽说大部分人识字不多,可这插图实在是太形象了,一下子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说明白了。
小李就站在中间,用最接地气的话,把小册子上的事儿一件一件地解释给大家听。
“原来古寿三和姜无发是想挑起内战啊!
这可不行,咱们老百姓哪能经得起这个折腾哟!”
一位中年妇女气得双手叉腰,愤愤不平地说道。
“是啊!解放区的军队可是咱们的大恩人呐!
当年打鬼子的时候,俺外甥他们村没少得到他们的帮助。
现在他们有难处了,咱们可不能干看着不管!”
另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也在一旁附和。
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村子里传开了。
越来越多的村民听说后,都往大槐树下赶来。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表示绝不能眼睁睁看着古寿三和姜无发挑起内战,让老百姓遭罪。
于是,在小李的带动下,一个由村民们自发组织的宣传队就这么成立了。
宣传队里有几个平日里能说会道的年轻人,还有几位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者,小李自然而然地成了大家的“解说员”。
打这以后,这支宣传队就开始走街串巷,一家一家地串门。
每到一处,小李就拿着小册子,指着上面的插图,用最朴实的大白话,给村民们讲解放区军队的好事儿,揭露古寿三和姜无发的阴谋。
这天,村口大槐树下又聚满了人,小李站在中间,扬了扬手里的小册子,大声说道:
“乡亲们,你们看看这本册子,上面画的就是古寿三和姜无发的坏主意。
他们就想挑起内战,让咱们老百姓没好日子过。
可解放区的军队呢,那是实实在在为咱们老百姓谋幸福的。
咱们得支持他们,绝不能让古寿三和姜无发的阴谋得逞!”
“对!咱们得联合起来,抵制古寿三和姜无发的阴谋!”
村民们大声响应,那声音汇聚在一起,仿佛能冲破这片天空,形成了一股谁也挡不住的力量。
这小小的村子,不过是姜无发统治区的一个小小缩影。
在这片土地的各个角落,正上演着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这股正义的力量就像春风一样,慢慢地吹遍了整个姜无发统治区。
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他们纷纷站出来,表示坚决支持解放区的正义事业,对古寿三和姜无发的阴谋行径那是恨得牙痒痒,不停地谴责。
在这场靠大家口口相传发起的舆论战里,解放区成功地赢得了姜无发统治区老百姓的心。
而小李和他那本小小的册子,就像黑暗里的一束光,成了这场舆论战里最亮眼的存在。
随着舆论战的胜利,解放区在道义上占据了制高点。
姜无发统治区的民众开始纷纷倒向解放区一边,对古寿三和姜无发的阴谋表示愤慨和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