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苏珈的话,陆晏来了兴趣。
让大汉的兵马名正言顺的进入建邺。
别人陆晏不敢说,但他敢说这绝对是陛下想要看到的。
谁都知道眼下江东不过是在和大汉虚与委蛇,一旦让他们得到机会。
必然会再次脱离大汉,不一定能给大汉造成多大的麻烦,但肯定会让大汉上下都很恶心。
可如果能让汉军有机会进驻建邺的话,那就等于掐住了江东的脖子。
就算他们想要做点什么,那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手里的力量。
“你有什么法子,说出来我听听?”
苏珈说道:
“想要快速的把粮食运到长安,那就必须要调用水师的力量。”
“只可惜咱们的水师要留在长江盯防晋国的动静。”
“相比较于这些粮食来说,江东的安危似乎更加的重要。”
陆晏眉头微微一皱:
“所以咱们得拒绝张国相的提议,让这些粮食走陆路?”
“趁着这个机会让汉军以搬运粮食之名,进入建邺?”
苏珈点了点头:
“正是这个道理。”
“只要汉军能够进驻建邺,那就有一万种方法留在建邺!”
“而且情报上已经说了,江东很有可能已经和晋国勾结起来。”
“这个时候进驻建邺,能够很好的预防他们接下来的动作,以防万一。”
“即便不能进入江东,也可以以此来威慑江东众人,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陆晏闻言点头道:
“若如此,则江东无忧矣!”
很快,张惇就收到陆晏的回信,在得知陆晏的打算后。
当即便找到朱先,告诉朱先为了防备晋国对江东的觊觎。
取消了原本计划的用战船运送粮食的打算,转而选择了更加安全的陆路。
听到张惇的话后,朱先傻眼了。
原本以为这是自己给大吴争取来的难得的机会,没想到蜀汉不按套路出牌。
竟然选择走陆路?
“国相,水路运输便捷,一次转运的粮食还多。”
“要比陆路省下来不止一倍的时间。”
“国相何必舍近求远?”
“还是用水路运输吧!”
张惇摇了摇头:
“便捷是便捷,但太傅也知道,晋国觊觎江东之心不死。”
“一旦大汉水师离开长江,岂不是白白送给晋国机会?”
朱先赶紧说道:
“这一点国相不必担忧,江东水师亦可阻敌于长江北岸!”
听到朱先的话,张惇意味深长的看了对方一眼。
朱先顿觉失言,在大汉水师掌控长江之后,江东水师已经事实上退出了对长江的掌控。
这个时候他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话,立刻就暴露了他心中的想法。
想到这里,朱先赶紧找补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
“不过国相打算走陆路运送粮食的话,在下倒是有个建议。”
“不如从江东征调一批民夫把粮食运到永安。”
“同时从益州也征调一批民夫至永安接收,然后再从永安运到汉中。”
“这样一来,也可以省下不少的时间来。”
“国相意下如何?”
朱先不能接受大汉的兵马进驻建邺,他好歹也是做过一国大将军的人。
当然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道理,何况这些神还是不请自来的。
张惇却给了朱先一个他不能拒绝的理由:
“眼下春耕在即,百姓们都要翻耕土地,准备新一年的播种。”
“这个时候征调民夫,岂不是要耽误春耕?”
“耽误了春耕,便是耽误夏粮税收,到时候太傅如何跟陛下交待?”
朱先这才想起来自己的肩膀上还担着收税的责任。
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懊恼,早就猜到这个差事不会这么轻易的落到自己的头上。
没想到这么快就显现出坏处了。
是啊,耽误了夏税,自己也难逃干系!
而且既然张惇拿这件事堵自己的嘴,就说明对方早就已经有所打算。
即便再争论下去也争论不出来什么东西,还会引起对方的戒备。
想到这里,朱先便不再多说:
“既如此,在下便听从国相安排!”
说完便悻悻离开。
张惇也不阻拦,只是看着朱先的背影冷笑一声。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张惇立刻派人给江夏杜预去信,让他立刻带着兵马前来建邺。
而另一边,朱先回到府中之后,雷霆大怒。
痛斥张惇数典忘祖,把自己的出身给忘了个干干净净。
但是骂完之后,还是得思索对策。
因为根据使者传回来的消息,荆州王濬已经做好准备,可以随时从江夏杀入吴国境内。
到时候只需要自己出兵,便可以和王濬联手一起把大汉的势力驱逐出江东。
原本朱先的打算是等到夏收或者秋收之后,让江东士族对大汉积累足够多的不满之后再行动。
可现在看来,自己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本来现在大吴的兵力已经被陆氏所把控,真要等到大汉的兵马进入建邺,空盘子根本等不到和王濬联合的机会。
必须要提前动手了!
“江夏距离建邺有十日路程,但咱们绝对不能等到十日之后。”
“七日,七日后咱们便起兵,和荆州王濬联手行动!”
朱先一拍桌案,斩钉截铁的说道。
陶濬等人听到朱先的话后也没有表示反对。
早晚都是要行动的,而且从张惇的态度可以揣测出来,蜀汉多半已经对江东有所防备。
确实是不能再拖下去了。
“那就请大将军立刻派人前往荆州,让王濬出兵相助。”
“咱们则在建邺先一步占领皇宫,擒住张惇,再让陛下下旨复国,便可以占据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