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御医的一番叙述解释,王公公才反应过来。
不过他一个太监都觉得这事儿有猫腻儿啊~
就是不知道陛下会作何处理了,哎~这大年节下的,真是不平静啊。
怎么就一个个的那么不省心呢?踏踏实实地过完这个年不行吗?
王公公知道,这可能是皇帝最后一个年了,此时他有些为自己的主子不平。
陛下劳心劳力了一辈子,到最后却是毁在种种小人行径上,真是冤啊!
还好,还好太子还算是个好的,不然陛下真是走了也合不上眼。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二皇子恢复了神志,还被顺利封了太子,好赖大周以后是有指望的。
王公公的脑袋还是昏昏沉沉的,御医说这是因为那些钢针不太干净,多多少少有些感染了。
王公公此时发着低热,脑子里全是为自家陛下鸣不平。
“王公公好生歇着,药已经抓好了,您那个小徒弟正在煎药,等药煎好了您可要一顿不落的吃啊,不然感染严重了还会继续发高热的。”
王公公这个年纪,五十多岁,要是持续发热是会伤元气的,那就不是几副药的事了,是会亏空身体的。
王公公自然知道其中利害,和御医道了谢之后就蒙着被子让自己发发汗。
从前没进宫的时候家里穷,生病了也看不起大夫,他记得他娘就是用这个方法让他们退烧的。
小时候家里只有一床棉被,现在他想要多少有多少,所以又从遥远且模糊的记忆中想到了这个发汗的法子。
王公公这个中钢针最多,伤得最重的人都无大碍了,其余受伤的大臣自然也没什么问题。
不过皇上还是每家都送去了慰问之礼,毕竟那些臣子都是因为十皇子的暗器受了无妄之灾,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有所表示。
蒋小七自从去了工部任职后就很少去太子那里了,后来太子搬进东宫,蒋小七也只是让人送了贺礼,算是庆贺册封,也是庆贺乔迁。
东宫的属官目前还没有配备齐全,太子的意思是等春天海船正式出航后,就把邱城叫回来。
邱城老成持重,作为太子东宫的属官之首很合适。
太子从没考虑过让蒋小七到东宫做属官,他觉得那有点大材小用了。
况且他也知道目前蒋小七在工部到底在忙活些什么,他就更不能将人调出来了。
当然,即使他有这个意思,父皇那边也不会同意。
毕竟工部的琉璃工坊关乎着大周国库的进账,孰轻孰重,太子心里自然有数。
更何况他也不是没人可用,除了邱城,还有蒋家年轻后辈呢。
蒋林、蒋宴、蒋昊这三人都是蒋小七留给他用的,此前三人在各部历练,如今太子想要从各部调人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只不过也不能做得太明显,一下子让三个蒋姓官员入太子府,太扎眼了些。
故而太子只先点了年纪相对大一些的蒋林入东宫,帮他处理一些东宫对外事宜。
蒋小七找了一个拜年的理由,约着邱城一同去东宫送年礼。
邱城不用在码头值班,其实一直就想拜见太子了。
特别是,太子被封太子后,他还一次没见过太子呢。
蒋小七这邀约正合他的心意,早早就收拾好了年礼,穿戴一新,到了和蒋小七约定的地点。
“邱大人,过年好!”
“蒋大人,过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