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臣立刻一拜:“臣领旨。”
“好了。”
“去帮着太孙施政吧。”
“如今大明已经在太孙国策下国力更为强盛,咱相信他后续国策施行也必可达到更大的成果。”朱元璋笑着道。
“臣领旨。”
两人恭敬一拜,缓缓退了出去。
“标儿。”
“雄英这子真的是好啊。”
“难怪之前要将老十二和老十七留下来,不错。”朱元璋兴奋的笑道。
“爹。”
“雄英不是那种真的无视亲情之人,那些在他手上的无非都是自找的。”
“难道还有冤屈不成?”朱标淡笑了一声。
以前他还维护自己的弟弟们,现在,他也算是看清了,维护个屁。
一切以自己的儿子未来为主。
这才是根本。
他可不会为了顾及这些兄弟之情而让自己父子离心,那是愚蠢的行为。
正在这时!
“皇爷。”
“蒋瓛统领求见。”
云奇恭敬启奏道。
“宣。”
朱元璋神情重新变得冷漠。
下一刻。
蒋瓛快步走入了大殿内,恭敬跪下行礼:“臣参见皇上,参见太子。”
朱元璋一抬手:“何事?”
“回禀皇上。”
“当初吕本留下的暗子,找到了。”
“如今已经押入了锦衣卫牢狱之中。”蒋瓛恭敬禀告道。
“在何处找到的?那个老东西想要如何复仇?”朱元璋立刻问道。
“回皇上。”
“那个暗手就是昔日吕本府上的管家还有一众没有名录的死士,他们还想如同洪武十五年一样,再次炮制天花,乱我大明。”蒋瓛立刻回道。
而听到此话。
朱元璋和朱标的脸色也是变得难看起来。
“该死。”
“混账。”
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怒骂了一声。
“请皇上放心。”
“锦衣卫已经将这些人全部抓住了,至于他们所得到的天花毒痘也全部都一把火烧了干净。”蒋瓛立刻回道。
“将这些混账凌迟处死,让他们后悔来到这个世间。”
“有家的,让他们的家陪葬。”
“他们不配为人。”朱元璋冷冷道。
此刻。
他显然是动了真怒。
用疫病来报复,一旦真的扩散开来,那就会是成千上万户都要因此而死。
这是天大的罪过。
遗臭万年的罪过。
“臣领旨。”
“绝对会让这群杂碎承受无尽痛苦而死,还会让他们的家痛苦死在他们面前。”蒋瓛立刻回道。
“这一次你做的不错。”
“咱给你记功了。”
“所有参与此事的锦衣卫,赏赐一年俸禄。”朱元璋又对着蒋瓛道。
闻言!
蒋瓛当即纳头一拜:“臣,谢皇上隆恩。”
……
太孙府!
刚刚从军营归来不久。
“殿下。”
“梁国公,魏国公他们来了,求见太孙。”
刘磊来到殿内禀告道。
“这些家伙,看来是听到了风声了。”
听到这些将领来访,朱应丝毫不觉得奇怪。
虽然军营试验隐秘,可是千万不要瞧了淮西将领的耳目。
郭镇作为禁卫军统领,但也是属于淮西将领的。
历史上。
淮西将领为何会被清理?
归根结底是朱允炆压不住他们,老朱将他们全部给清理了。
“宣。”
朱应一摆手。
“是。”
刘磊立刻退了下去。
不一会。
蓝玉,常茂等淮西将领。
甚至于徐辉祖还有李景隆都来了。
如今摊丁入亩都已经顺利在大明全境施行了,各地兵马调度都已经完成了,他们原本还坐镇各地的调兵任务都已经完成了,自然是都归于应天了。
“臣等参见太孙殿下。”
众将进殿后,立刻躬身行礼。
“得了,都自家人,别这么拘礼。”
朱应一抬手,十分平静的道。
一听这。
众将也是纷纷面带笑容,显然朱应这“自家人”三个字让他们非常的受用。
“雄英。”
“我们听你刚刚去禁卫军营试验了一些新型兵器,威力不凡,可谓是神兵利器啊。”
蓝玉作为里面辈分最高的,自然是立刻开口问道。
“舅姥爷还是神通广大,我回来还不到一个时辰,你就知道了。”
“要是让老头子知道你消息这么灵通,估摸着又要敲打你了。”朱应笑了笑,带着几分打趣的道。
蓝玉听到这话,尴尬一笑,但此刻他自然是不带怕的,立刻道:“反正有雄英你在,如果皇上要拿我,有雄英你护着就行了。”
“哈哈哈。”
看着蓝玉这般随意,朱应也笑了:“放心吧,只要有我在,只要你们不造反谋逆,不伤天害理,我护着你们。”
这一句话。
让殿内的众将更是有着一种难言的感动,更有心安。
“雄英。”
“我们这些人会誓死追随于你,为大明开疆拓土。”蓝玉此刻也变得正色,大声道,躬身一拜。
“我们也是一样。”
“定不辜负殿下。”
众将也是立刻道。
“得了。”
朱应一笑,摆了摆手:“有话就,有屁就放。”
蓝玉立刻回过神来:“雄英。”
“那些神兵利器什么时候能够武装全军啊?”
“我听那新型的火炮,不,红衣大炮威力惊人,射程超过了一百五十丈,而且炮弹炸开还直接轰开了数丈的巨坑。”
“这要是武装全军了,替换了原来的火炮,我大明军队就真的是势不可挡了。”
出这。
殿内众将也都变得热切起来。
“想要批量制造红衣大炮还需要时间,列装更需要时间。”
“不过爆裂炮弹可以优先制造,下发全军。”
“我大明原来的火炮射程虽然不如红衣大炮,却也可以使用爆裂炮弹,威力同样惊人。”朱应笑着道。
“太好了。”
“如果有足够的炮弹替换,那我大明军队战力也可增强数倍啊。”蓝玉极为动容的道。
“殿下。”
徐辉祖缓缓开口,带着一种深思:“殿下是不是准备对军队开始改制了?”
这一问。
让殿内众将的心底都是一忐,纷纷看向了朱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