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离京讲武
夏竦的担忧是极为正常的。
虽然大宋没怎么作战,但是他进入枢密院工作后,也没有当个闲职去干。
而是认真的巡视,发现问题,想法子解决问题。
可目前夏竦的提议,倒是没有让刘娥选择立即执行。
她不希望军队出现太大的变动,容易闹出事来。
不像那些文官在朝堂上吵来吵去,都不会搞出什么兵谏之类的花活。
张耆却是不接这个话茬,他觉得自前维持稳定才是最好的选择。
要不然,谁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不过贤侄,我得提醒你一下,你方才的法子是新鲜一点,能够让许多人都有向上的奔头。」
「可是缺乏经验的士卒突然担任要职,极大可能会导致行军混乱、决策失误。」
张耆端起茶杯笑道:「到时候新轮岗的军官,怕是会迎来考验,而且抽签的制度,能否应对突发危机,你都要考虑清楚。」
张耆能看出来宋煊的用意,如今大宋那可真是屁股多,位置少,哪有那么多升职机会啊?
这一次宋煊倒是给了不少人升职的希望。
哪怕就三天,基层士卒真要抽到了副指挥使那一个位置。
激动过后,他能否顺利让军队正常运转,就是一门大学问了。
宋煊点头道:「张叔父说的在理,我再想想怎么平衡一二,全都是打破原有建制抽调过来的,不如就这么乱著试一试。」
「好想法。」
张耆也不再多说什么,他只是提醒了一下,像这种创新大胆的方式,可不容易被军队接受。
好在只有四五百人的规模,宋煊再怎么折腾,也不会出现较大的问题。
他一个状元郎也不会投身军旅,想按照自己的法子玩一玩,就玩呗。
无伤大雅。
其实张耆最不理解的一件事。
还是宋煊那一脚踢死了开封府通判方仲弓的事,大娘娘就这么轻易略过,装作没有发生过了?
那可是在大殿上,可以说宋煊一脚踢碎了那些想要靠著幸进之路人的梦想了。
张耆认为大娘娘绝对不会轻易放弃。
这么多年他还是有些了解刘娥的。
难不成大娘娘想要一杆子把宋煊给支到契丹去,那里天高皇帝远。
朝中再有人来提议试探,宋煊不在?
张耆喝了口茶,他现在只想保存家族。
至于其余的,纵然不想掺和,可是处于这个位置上。
人怎么可能好处占尽,一丁点风险都不担呢?
夏竦见张耆主动略过他的话题,也是暗暗叹息一声。
其实大宋目前的困境是需要有人做出改变的,但是夏竦知道,自古以来改革之人都没什么好下场的。
吴起、商鞅等人变法,桑弘羊、孝文帝等都是上好的例子。
所以夏竦也不会当这个出头人,他只想著发现问题上报,希望能够引起宰相们的重视。
可夏竦目前得到的反馈,怕是宰相们都对这种事熟视无睹。
「曹侍中,外面燕龙图想要见一见宋状元。
,枢密院的人在汇报。
曹利用连忙说快请进来。
宋煊对于燕肃这个精通天文物理的技术型官员,还是挺有印象的。
不仅是王曙在他面前夸赞过,自家老岳父那也是夸赞过。
燕肃进来之后,大家相互行礼。
他倒是没客气:「我听闻宋状元要带著军队出使契丹?」
「正是如此。」
宋煊点点头,他有些搞不清楚燕肃什么来意。
「这样吧,你带著我复原的记里鼓车走一遍契丹,看一看所需要的确切里数,以及是否好用。」
燕肃摸著胡须笑道:「自从复刻出来后,也只是在东京城周遭试验过,未曾到达如此远的地方。」
宋煊属于高德地图用习惯了,直接都出公里数,所以他对于古代这种里程计数根本就没有概念。
反正出行都是有人撑船或者带路,转来转去也是在河南省这块地界待著,用不著他自己操心多少公里。
但是记里鼓车这玩意宋煊在武库当中见过,看起来十分有趣。
天子出行的时候,这辆车都要排在第二位的。
「燕龙图,没问题。」
宋煊连连点头:「我正好瞧瞧热闹,对于这种玩意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哈哈。」
燕肃满意的笑了笑:「宋状元可是要好好瞧瞧,若是不准的话,回来记得告诉老夫。」
宋煊颔首。
一共两层,这种走一里路下层的小木人就敲一下鼓,走十里,第二层的机械人就敲打铃铛一次,可有意思了。
至于宋煊在大宋顶级酒楼宴请禁军士卒的事,早就传遍了。
那许多没选拔上的士卒都恨不得自己咋不再努努力呢!
瞧瞧人家都进了樊楼,再看看自己只能喝粥。
跟著宋大官人一起共事,吃香的喝辣的,当真是好差事。
他们只能盼望著宋大官人从契丹返回后,还能有更多的新差事。
班荆馆内。
耶律庶成对宋煊的二哥宋康那是十分的恭敬。
虽然宋康对于契丹话学的一般,但耶律庶成看在宋煊的面子上,一丁点也不觉得厌烦。
不像第二天后,耶律庶成就气的咬牙切齿,想要拒绝了这件差事似的了。
以前耶律庶成只是觉得宋煊在科举场上厉害,再加上有个好岳父,所以在东京城当知县,做事较为强硬。
但是耶律庶成在大殿上看见宋煊当众殴杀那开封府通判方仲弓,宋煊什么事都没有,反倒成为伴送使,出使契丹。
一切都改变了。
耶律庶成只能觉得在大宋原来考中状元。
就是如此的豪横!
其实最让契丹使者破防的,还是在大辽当官的汉人代表吕德懋。
他在大辽同样也是状元郎。
自从那次大朝会结束后,吕德懋一直都在等著大宋朝堂对宋煊的惩罚。
无论怎么讲,那开封府通判方仲弓的官职,都要比宋煊高出不少。
可是等来的是对宋煊的「提拔重用」。
这就让吕德懋想了三天三夜都没想明白。
凭什么在大宋一个状元就能在朝堂当中,如此的「横行无忌」?
吕德懋是了解大宋朝政的,自是排除了曹利用是宋煊岳父的缘故,那只能说明,大宋对于进士是十分优待的。
就算犯了错,也不会立即被杀死,顶多是流放。
相比于大辽动不动就砍人,契丹贵族内部发生争斗,连大辽皇帝都能被兵变砍死,更不用说汉人了。
(辽世宗政变上位,也同样在政变当中被杀死。)
大宋对于士大夫这个阶级,可是极为宽容的。
反倒在大辽朝内,大部分汉人士大夫都需要卑躬屈膝。
就算是在燕云之地在唐代残留下来的世家大族,他们的子弟也不敢过于猖狂。
毕竟辽国的主体民族可是契丹人。
而不是他们。
阶级这种问题,在大辽的统治内,越发的明显。
契丹人管他们叫汉儿,也也是颇为侮辱的称呼。
吕德懋双眼有些惺忪,这就是汉人当家作主的力度吗?
在大辽别看他们是状元,可契丹人才不会参加科举,他们谁能看得上科举考试这种入仕手段啊?
要不然耶律庶成的侄儿参加科举考中了进士,家里人不仅不高兴,反倒引以为耻,被他亲爹打的屁滚尿流,说丢了耶律家族的脸面呢?
在大辽,只有没本事的汉儿才会参加科举考试,并且他们沾沾自喜能够中榜呢。
吕德懋双手抹了一下自己的脸。
他家族在契丹内部,也能让子嗣们继续走科举这条路。
希望家族后辈有朝一日也能重走韩德让的道路,如此方能振兴家族。
至于宋煊给他的冲击,著实是不小。
而耶律狗儿,自从得了宝贝之后,他就是躲在班荆馆内日夜守护,生怕出现任何意外。
当然,也主要是他干分喜爱这件宝贝。
一旦到了契丹境内,就不属于自己了。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耶律狗儿一个劲的欣赏。
现在听著大宋官府要求明日准备妥当就出发,耶律狗儿还觉得时间过的太快了。
但他又没有理由说什么,只能口头上答应,期盼著路上能够慢些赶路。
宋朝各方出使人都在忙碌的准备著,僧人们也都接到了消息。
他们倒是简单,经书这种玩意都不允许带出境的,拿著点小法器以及一些换洗的行装就成。
这些僧人对于此番出行契丹,搭上宋煊给的便车,十分满意。
若是能够在契丹境内大发神威,定然能够为本寺带来一波极大的声望。
宋煊回家之后,听著二哥宋康的说辞,契丹人好像对这件宝贝有不同的看法。
「有劳二哥探听消息了。
「什么有劳不有劳的。」
宋康十分兴奋,毕竟三弟他可不长夸人:「咱们兄弟俩说这话见外了。
97
至于老大过继给了二伯父,宋康觉得自己定然能早一点比大哥创出名声来。
他下一次考科举,还不一定能考上呢!
宋煊轻微颔首:「待到了契丹境内,二哥莫要主动沾这些消息,免得被他人当成是谍子处理,反倒是不安全了。」
「好好好。」
宋康还是有些担忧自己被宋煊当成谍子用的。
若是单独收集那些科举考试的试题,完全没问题。
他已经打探清楚了,契丹人才不会参加这种选拔呢。
宋煊又与陶宏叮嘱了几句,反正就是看护家里,别让外面的兄弟出事之类的。
时间一晃而过。
宋煊身著官服去了枢密院,召集士卒把铠甲和弩箭都放在骡子车上,大家拿著长枪就成了。
在东京城也要展现出威武的模样,让东京城的百姓瞧瞧我大宋的兵样子都是什么样的。
众人轰然允诺。
那些被抽中的军官摩拳擦掌,想要在宋煊面前留下好印象。
谁都想把宋煊画的大饼吃进嘴里。
刘平直接吩咐,前后左右全都骑马慢行,把宋状元以及辐重车护在中间。
尤其是东京城,必然会有许多百姓围观,谁都不许惊了马,踩踏到无辜百姓。
这一次是对你们这些新任军官的极大考验。
宋煊骑在战马上,他的两个护卫骑著驴。
武器铠甲宋煊可以从武库当中多领两个,但是自从宦官杨怀敏公马私用被弹劾后。
枢密院对战马的管控就变得十分严格,就算是宋煊也不能多拽两匹马出来。
宋煊倒是也无所谓。
反正契丹那良马不少,到时候给王保找一个雄壮的战马,可以托著他那大身坯子。
路过百姓纷纷让行,大家都清楚是宋状元带人出来了。
骑著毛驴的吕公弼只觉得东京城百姓,怕是从内心深处欢迎宋煊这个好官。
就算是皇家出行,让百姓让路挪地方那也是磨磨蹭蹭的。
但是宋状元出行,百姓们动作迅速。
如此情况,让吕公弼都觉得这开封府尹的职位,迟早让宋煊坐上。
到时候连带著外面的京畿之县百姓也会受益的。
待到刘从德、王羽丰二人的车队从中间汇合进来,再到僧人也都跟上,坐上了他们的骡子车。
此番出使的使团人员,出现僧人,倒是让不少百姓觉得奇怪。
以前未曾见过这种配置。
但是针对于小宋太岁一贯的行事作风,怕不是又要搞什么事。
即使宋煊离开东京城,也给许多好事者留下了谜团,猜测他带著和尚到底要去干什么?
耶律狗儿带著自己人出来,特别是那件宝贝,可是里三层外层的包裹,生怕出现任何问题。
不光如此,为了防止让人猜出来宝贝在哪一个马车当中,他特意选了三个一样的。
至于主使韩亿、副使王冲也早就到了此地,与耶律狗儿说著一些注意事项。
王冲倒是想要与刘从德打好交道,未曾想他竟然先去找宋煊集合了。
吕德懋见宋煊这般威风凛凛的出现,交接,带人上路,护在队伍中间。
难不成他也是个知兵之人?
但是吕德懋再一瞧见有宋人武将剧中调动,他也就释然了。
宋煊若是一个文武全才,那可更让他破防了。
「韩正使。」
宋煊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过来:「我带奉命带一指挥马军护送契丹使者出境。」
「好。」
韩亿对宋煊倒是没有什么敌意,对于契丹人的这种要求,他也无所谓。
难不成在大宋境内,还能遇到什么抢劫使者的贼子吗?
王冲看著宋煊在左右护送下这般威风,再加上连刘从德都对宋煊展露出笑脸,不由的心里有些吃味。
谁不愿意耍威风啊?
韩亿跟耶律狗儿说上路了,加入宋状元的中军当中。
耶律狗儿瞧著这些大宋士卒,倒是威风的很。
他直接坐上马车,亲自护送。
在众人瞩目当中,使团出了东京城。
这点事在大宋官员和百姓看来,没什么寻常的,就像是普通的出使一样。
宋辽双方往来频繁,经常会遇到许多使者。
待到了渡口还要乘船呢。
吕德懋坐在马车上:「南相,宋人就带著这点人来护送,不像是把我们放在心上的意思。」
「哼,我当然知道事情的原委。」
耶律狗儿一副看破了宋煊的计划:「我们两个钱货厘清了,他巴不得这件宝贝在大宋这边出现什么纰漏。」
「到了我大契丹手里就变得残损,不值钱的意思。」
「南相所言极是,这宋煊看著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可实际上心思重的很,出手也狠辣。」
「不必理会,在宋境内,我们仔细些,等到了我大契丹境内,也无需他来护送了。」
耶律狗儿早就安排好了后招:「他想使什么手段也没辙,让他好好瞧瞧什么叫真正的骑兵。」
对于大宋的这些骑兵,久经沙场的耶律狗儿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他有自信,能够在一个回合,就把宋人的骑兵冲击的七零八落,不成阵型。
耶律庶成有些失落,因为宋煊还没有做到答应他的事。
韩亿瞧著这群禁军士卒,行进有序,不由得点点头。
不愧是禁军,这精神风貌,那可是要比边军强上许多。
许多士卒虽然没有当官经验,但十分珍惜此番为官的机遇。
要知道自己可是运气好,旁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反正行军还能出现什么差错?
「十二哥儿,我都没出过东京城呢。」
吕公弼也忍不住感慨一声,反正自己不隶属开封县衙,跟著宋煊出去逛长见识去,那是难得的机会。
尤其是他爹还给吕公弼布置了任务,宋煊在契丹人那里做了什么事,要仔细记在心里0
宋煊看著吕公弼道:「宝臣,你知道我为什么同意带你来吗?」
「自是看在我爹的面子上。」
吕公弼觉得他爹也算是当朝宰相,吕家的门生故吏不说遍天下,那也是颇多的。
如今朝堂那些宰相的关系网,谁能比得过吕家?
「你再想想。」
听著宋煊如此询问,吕公弼满眼不可置信:「总不能是因为我自己的原因吧?」
「你为什么如此不自信呢?」
「啊?」
听到宋煊的反问。
吕公弼的嘴角不自觉的就上扬起来了。
毕竟他出身官宦之家,利用家中积累的关系让人帮忙,实属基操啊!
吕公弼没想到宋煊会如此看重自己,嘴角当真是绷不住一个劲的上扬了。
「十二哥儿,莫要开玩笑!」
「你不会觉得我是一个会看在你爹是宰相的面上,就答应他一些无礼的要求吧?」
「那必然不可能呢。」
吕公弼可是知道宋煊差点成了自己的妹夫,他对于宰相的权势当真是一丁点都不在乎。
在他为官之后,做的事,也证明了他不是那种会对权势低头之人。
所以吕公弼对宋煊的夸赞十分的受用。
「你要是屁丁点本事都没有,就算你爹给我行礼求我,我都不会给你机会的。」
吕公弼的嘴角疯狂抖动,他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是该笑还是该不笑。
毕竟他将来要出仕也是要靠他爹的荫补的,至于参加科举考试这件事,他都不愿意走这条苦路子。
反正家里名额足够用了!
「国子监来帮忙的学子不少治河调度百姓,但是他们大多都是三天的热度,过阵子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宋煊伸手指了指吕公弼:「但是你不一样!」
「我不一样?」
「你坚持的时间最长,而且也一直都尽心尽力,并没有嫌弃那些百姓出身低微,就不肯跟他们交谈,这些我都是看在眼里的。」
吕公弼闻言终究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他虽然跟宋煊差不多大,但是在他爹的耳濡目染下,也是知道要沉得住气,不要喜怒流于色。
可面对一位状元郎,以及干出如此多政绩的官员来说他不错,吕公弼内心还是极为欢呼雀跃的。
「多谢十二哥儿如此抬举我。」
宋煊点点头,紧接著抛出新话题:「所以你不要觉得跟我去一趟契丹,是为了玩去的,有这个想法,趁著还没有登船赶紧回去,我不会怪你的。」
吕公弼一听这话,哪能往后退呢?
他连忙询问:「不知道十二哥儿有什么吩咐,需要我去做的?」
「观察契丹人。」
「嗯?」
吕公弼面露不解:「怎么个意思,还望十二哥儿能够说的清楚一点。」
「我们一路北行,你要负责记录辽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军事设施、山川地理、
风俗民情、外交礼仪等等。」
宋煊盯著吕公弼道:「这是绝佳的观察机会,万一契丹人想要增加岁币,我们也好有更多的消息判断应对'
。
「嗯?
「6
吕公弼没想到还会惹上这种事,契丹人要加岁币的消息,是从哪里来的?
不过他听闻宋煊抓到过西夏人的谍子,在剿灭无忧洞的时候,也弄过契丹人的谍子。
但是具体的消息,吕公弼不知道。
「如此简单却又繁琐的事,你能不能做到?」
「能。」
吕公弼自是保证自己都能做到这些事。
「行。」
宋煊拍了拍他的肩膀:「放轻松,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就是需要细心观察。」
「明白。」
宋煊说完之后,就去找耶律庶成了。
耶律庶成还是有些黯然伤神,没有完成陛下的交代。
宋煊这阵子是否太忙碌,根本就没有把他交代的事,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