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平定四方,发展建设(2 / 2)

而且到了贞观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大唐皇帝李世民发出皇帝令:

自贞观二十八年元月一日起,大唐改国号为:神圣中华大唐帝国。

而后是贞观二十八年的国家计划。

首先是财政预算,继续大力支出军费,军费占比财政收入至八十亿。

朝廷扩军至常备五十万,民兵一百五十万。

武器三种:火炮。

手榴弹、地雷等爆炸物。

枪支。

接着是全国范围内的电讯建设,要求电报业务开展至每一个县级单位。

第二,是商业,全方位开放商业,朝廷大力促进商业发展,将会出台史无前例的商业政策,比如私人资本正式开通对矿产行业的进军,原本区域性的固定经商要求放开至全国,运河部门管理和海运管理,陆运管理,全方位接入私人资本。

商业管理层面,法无禁止即可为,大力缩短商业审批,大规模降低基层商业税率,大力降低道路运输费用。

率先开始对农业进行补贴,各种农业商业的专利开始免费下放。

科学院和各个高等学府将知识开始广播,以前的水泥秘方都可以转让。

还有就是大量的经济刺激。

只是贞观二十八年一年,便举债五百亿规模。

但其实因为主要钱行控制在大唐官方,存款利率原本一直维持在年化百分之零点三五,而这一次,特别国债利率三年,提升到了封闭期年化百分之一。

即这五百亿每年需要付出五个亿利息,三年十五亿。

极其的低。

要知道,贷款的话,官方年化可一直是百分之二十。

而这一次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直接砍半,年化百分之十。

但为了确保收税,给予税务部更是前所未有的扩权,李长河给的要求就是,不能有人偷税漏税,至少十年时间内不允许有人偷税漏税。

而这五百亿的借款,目的很简单,继续修建基础设施,继续扩展农业建设,继续船舶建设...

大头投入两个行业:钢铁和煤炭,不计代价的扩产。

而后这些东西将会转化为铁路,然后将每一个省市连接起来。

而后就是大力拓展对外贸易,即海外。

源源不断的船舶就是为了进行海上贸易。

而贞观二十八年还在干的两件大事。

第一,赵孤星入内阁,为特别内阁使者,巡视全国。

赵孤星此刻成为了一把刀,看向世家的刀,带着精锐卫国军,一个县一个县的巡视,继续进行清理。

先斩后奏。

贞观二十八年,大唐因反国家罪名,斩三十六万人。

五年内乱的流毒暂时清理干净。

而四方的敌人,高句丽高层被打到了半岛以东的沃祖

百济也被大唐和新罗联合灭掉,以韩江为界,以北为大唐领土,以南为新罗领土,主战争这才停歇。

为了彻底占领东北地区,建边政策出台,东北地区,免十年赋税,付费招募一百万人,不封顶,移民五十万人,单人可拥有土地亩数上限为一万亩。

土地产出,大唐朝廷将按照市价,照单全收。

同样,为了控制西域,政策同样,付费招募二十万人,再移民三十万人。

西域大食大败,因为现实原因,无法继续追击,但对于当地的突厥部族,苏定方为西域总督,军政一把手,继续严厉打击突厥参与。

并且在西域实行均田制,土地公有制。

北部草原,卫国军清扫回纥,直接将他们所在的燕然山河狼居胥山的大本营继续往北部赶,直到北海附近,才停下来,没有斩尽杀绝。

与此同时,大唐为北方移民三十万人。

最后便是西南诸部,面对这一次的土司反叛,大唐初期稳定局势后,立马招募令十万大军,而后进行血腥镇压。

诸土司,除了第一时间投降外,凡是反抗的,全部格杀,土司高层全部清理。

将土地全部分发下去。

而十万卫国军也将常驻西南。

预计花费二十年将西南彻底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