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强大的气场(2 / 2)

市委常委会在下午两点准时召开。秦洲坐在主位,目光扫过参会的十一位常委。石马平时代的"老臣"们表情各异,只有市长许开锡始终挂着招牌式的微笑。

"先议人事问题。"秦洲按议程翻开杨海浪准备的材料,"市发改委主任空缺三个月了,组织部推荐了两位人选,大家看看。"

杨海浪立刻接话:"一个是井大县县长梁向煌,一个是东煌市委常委副市长周明远,根据我们的民意测评等考察环节,结合现职位,我们部委会一致建议提名梁向煌同志。"

秦洲注意到许开锡的手指在桌面上轻敲了三下,这是三秦洲在专案组时就研究过的许开锡的微表情——每次感到威胁时都会这么做。"梁向煌同志的情况我了解,"他不动声色地说,"但井大县目前的班子对比整个羌州七个市县区来说是最为团结的,这是难得的好干事机会。"

杨海浪愣住了,他没想到新书记对基层情况如此熟悉。许开锡适时开口:"李书记考虑周全,梁向煌同志确实不宜此时调动。"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杨海浪。

秦洲暗自冷笑,这出双簧演得真拙劣。"既然许市长也觉得让梁向煌在井大县与县委书记杨文金联手大干一场,那就定张明远吧。"

秦洲之所以这么考虑,是因为省组正在考虑让李岷玉到果州县担任常务副县长,要是东煌少了一个常务副市长的话,他可以很容易的找梁水把李岷玉安排在东煌。

秦洲合上文件,"下一个议题,河西绵纺厂改制方案。"

河西绵纺织厂是羌州的明星国有企业,是河西省绵纺织行业的龙头老大,是全国十大绵纺厂之一,曾一度工人达到两万多人,最多的年份为羌州贡献百分之三十的财政收入,厂长配职正处,近几年因为经营不善,负债累累。

绵纺厂厂长徐金灿年纪看过去不小了,他恭恭敬敬的进入会场,找了一个角落的位置。他并没有坐下,他把包放在桌面上,材料早已准备在手里。

徐金灿站着汇报,秦洲却发现他衬衫第二颗纽扣系错了位置。于是,秦洲示意他坐下汇报。徐金灿战战兢兢的坐下来汇报。

虽然绵纺厂只配职正处,但徐金灿在全市正处级领导干部面前却是老大。以前石马平时代,不管是市委常委会,还是市政府办公会议,徐金灿进场时就像高过市直单位负责人一等一般,一屁股坐在了常委或副市长的边上。

这个微妙的变化,让秦洲感觉到他这个省委常委兼任市委书记的无形震慑力。

秦洲想起前几个月他还在专案组时,省纪委常委于宏忠向他汇报过焉之山集团有两笔共一千八百万大额资金流向河西纺织厂,苦于当时是秘密调查,专案组还没查到这两笔资金的用途。

徐金灿才汇报一半,就被秦洲叫停了。

"徐厂长,"秦洲突然打断汇报,"你的汇报材料我都看过了,我问你,改制方案里提到职工安置费缺口一亿八千万,按你的想法,你准备怎么解决?"

徐金灿额角沁出汗珠:"主要通过......通过资产拍卖......"

"资产拍卖?"秦洲冷笑,"绵纺厂那块地评估价五个亿,你们打算一亿八千万贱卖?"会议室里响起倒吸冷气的声音。许开锡刚端起茶杯,又缓缓放回桌面。

"李书记,这是经过......"

"经过谁?"秦洲轻轻的拍了一下桌子,保温杯在桌面微微弹跳,"省纪委刚通报了东煌市国企改制窝案,你们还想在羌州故伎重施?"

徐金灿没想到秦洲对绵纺厂情况这么熟悉,看问题竟然这么尖锐,他感觉瘫在了椅子上。杨海浪的钢笔尖在笔记本上划出一道深痕。与政法没有干毛关系的于开阳顿感后背发凉。

秦洲放缓语气:"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错了,改什么制,什么叫改制,你们这叫卖厂。方案不成熟,过两天我过去调研了再说。"

"下一个议程,黑山矿业公司河坝村锡矿扩大范围开采。"秦洲说道。

在门口等待下一议题的市国土局局长凌金育听到会议室里秦洲的历言历语,他也是战战兢兢的走进会议室,他先自我介绍,然后开始汇报。

常名副市长李得京正时不时的插话。

秦洲想,除了人事议程外,今天的常委会似乎是为了给石马平擦屁股来的。他心里有气,但他还是语气平和的说道:"矿都超红线开采了,现在还来说这个事,监管不到位,你这个局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怎么办?直接给黑山矿业?该卖多少钱?标准和依据是什么?还是走程序市场化公开配置?市场化公开配置,他黑山矿业能保证百分之百拿下来。拿不到,矿又采了,亡羊补牢都补不了。你们回去再研究,必须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出让价格必须体现接近市场价,不能让国有资产流失。散会。"

凌金育呆坐在座位上,好几十秒才在大家全部离场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