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奇怪。刚才就给张厂长打了电话询问了下。张厂长解释说道,当天发货的时候,有两辆车要去北方,一车是载源酒,一车是载旭日酒。装货人员以为都是去一个地方,所以就根据车上的空间,把普通源酒和陈酿旭日酒装在一车,普通旭日酒和精酿源酒装在了一车。”
这个解释站不住脚。两个酒厂的管理体系是郑庆仁制定的,有着严格的防错制度,至少在前一段时间执行的很好。
而且这种错误很低级。
“北都精致公司怎么说?”
“他们说,依照他们公司的流程,送货数量要和下单数量一致才能入库,因为特殊情况,无法如数送到的话,要提前通知采购部负责人,取得采购部门的同意才能入库。咱们是到了地方卸货才发现货不对数,这一会半会也联系不到那边采购负责人。”
“把错误的酒补过去需要多久?”
“三天。”
郑庆仁走到了电话前拨出了电话。
很快张旭接通了电话,听出了郑庆仁的声音,立即说道:“庆仁,是不是为了发往北都的源酒?我已经去了仓库,对当天参与发货的人都训斥了一遍,并且每人罚款十块钱,并保证以后不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张旭话说的很真诚,但郑庆仁从语气里感受到,张旭对这事发生似乎并没认识到严重性。
“旭哥,错了不只是要追究出错的人,还要追查出错的原因。同时还要补救,你那边用一切资源,把发错的货补过去。”
张旭觉得郑庆仁有点小题大做,说:“庆仁,这没必要吧?虽说错发了酒,但对那边来说只是少了八十箱酒,下次一起送过去就行。”
“旭哥,北都不是豪县周边的小县城,那是首都,国内政治中心,经济第二城。和那边的单位做生意,一定要严谨、严格。就照我说的做,尽快把错误的酒补过去。”
郑庆仁这几句话可以说严厉,张旭立正道:“好,我现在就联系货车。搭不上去北都的顺路车,我就为这八十箱酒安排一辆专送车。”
挂了电话。
郑庆仁让闫松涛继续和北都的送货员保持沟通,蹬着三轮车去了福丽电器。正在交代工作的郑小伟察觉郑庆仁脸色不对,迅速走了过来。
郑庆仁先开口说:“赵宏有没有去豪县,进驻酒厂?”
“前天晚上他打来了电话。福丽电器的工作都交了出去,已经到了酒厂,张厂长让他暂时负责原料验收工作。”
“你晚会看能不能联系到他,让他在酒厂调查一件事。”
郑庆仁怀疑,这次发错货可能不是一般的出错。酒厂可能有事情在隐瞒自己这边,或者有人在隐瞒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