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章沉吟片刻后,说道:“家乐书记,江一鸣同志的能力确实有目共睹,尤其是在临江和义阳的政绩经得起检验。但我们提拔干部不仅仅只看成绩,还有综合考虑,比如他的年龄。”
“他目前才三十出头,全省最年轻的市委书记那是铁定的,如果不出意外,他应该是全国地级市中最年轻的一把手了。如果贸然提拔上来,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再说,他当市委书记也没有几年,我个人建议不妨让他再历练一段时间,待资历更扎实、经验更完备时,时机自然水到渠成。”
他是从心底里认可江一鸣的能力,但却不希望江一鸣到江城市任职,毕竟他与江一鸣的政治理念是不同的,而且现在回过头来看,不仅仅是光伏产业项目存在问题,他之前主政江城市的时候,在其他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在是雷亮和陈陆负责江城市的管理,雷亮自然不用说,一直站在他这边。而陈陆不管内心是怎么想的,他却不敢质疑之前的决策,只能执行既定路线。
所以,由他们负责江城市的工作,最起码有些问题可以掩盖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江一鸣一旦上任,势必会全面梳理各项政策,追责溯源,许多积压的问题将难以遮掩。到时候会让他这个省长颜面扫地,甚至牵连到一些早已平息的旧账。他不愿看到自己多年经营的局面因一人而起波澜,更不想让外界质疑此前的决策权威。
因此,哪怕知道江一鸣去江城市任职是一个好的选择,他也必须以“为干部成长负责”的名义,将其暂时留在更可控的岗位上。
“玄章省长,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时势不等人啊。江城的问题已经拖不得、掩不得,必须要有敢担当、有锐气的干部上去破局。江一鸣年轻是事实,可正因为年轻,才更有冲劲、更能扛重担。我们看干部,不能只看年龄数字,更要看他能不能干事、成事。”
杜家乐说道:“再说,三十出头的年纪担任副部级干部的又不是没有,目前在职的两个省委书记,都是三十出头进入的副部,三十八岁进入了正部级,江一鸣的履历和能力完全有资格和实力匹配这一岗位。”
“家乐书记,那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了,和现在背景不一样,如今干部选拔更加注重程序合规与舆论反响,一个过于年轻的高级领导干部容易成为焦点,甚至被误读为“破格”成风。我们稳字当头,不是压制人才,而是维护大局稳定。他的能力可以放在更合适的时间、更合适的岗位上释放,而非此时此地贸然推进。”
李玄章说道:“再说,您想加快江城市的发展,完全可以从现有班子中挖掘潜力,雷亮书记刚兼任江城市委书记不久,对情况有个熟悉的过程,我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江城市的工作一定能稳步提升。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雷书记才去没有多久,能力还没有发挥出来,您就觉得江城市的领导干部工作能力不行,这不是让雷书记心里有想法吗?”
“雷亮书记的能力组织上当然信任,但毕竟雷书记兼任省委副书记,分管工作繁多,难以全身心投入江城市的具体事务。陈陆同志虽为市长,但行事过于谨慎,缺乏开拓精神。当前江城市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等不得、慢不得,必须配强一把手。雷亮同志的忠诚和经验是优势,但在推动深层次改革上,可能顾虑较多,难以打破僵局。而江一鸣不同,他没有历史包袱,思维敏锐,又曾在基层多岗位历练,正是攻坚克难的最佳人选。况且,干部选拔既要讲稳妥,也要看实效。江一鸣在义阳市和临江市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特别是在产业转型和招商引资方面的突出表现,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持续动力。他敢于打破常规,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赢得了干部群众广泛认可。这种实绩导向的用人标准,正是当前江城市突围所需。提拔这样一位既有战略眼光又有执行韧劲的干部,不仅符合组织程序,更能向全省释放重实干、重实绩的明确信号,激励更多年轻干部投身改革前沿。江一鸣的任职不会引发争议,反而会凝聚人心。”
杜家乐说道:“至于年龄的问题,我已经请示过中组部,他们表示没有硬性年龄限制,只要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完全可以任用。”
听到杜家乐有理有据的回应,李玄章只能换个说辞。
“还是那句话,江一鸣的能力我是认可的,但临江市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节点,也是高速发展期,倘若江一鸣此时调离,恐影响临江发展节奏。一个地方的持续发展需要政策的连贯性,主帅易辙,团队难免分心,投资者也会观望。现在不是换将的最佳时机。”
李玄章说道:“我个人建议让江一鸣继续留在临江市,倘若真的想解决他的级别,可以考虑在不调动职务的前提下,将其提任为副省级干部,享受相应待遇,这样既体现了组织对优秀干部的关怀与激励,又保持了地方发展的稳定性。待临江市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接任人选成熟后,再作统筹安排更为稳妥。”
“至于江城市,您若是觉得陈陆同志能力不足,不妨先让雷书记加强统筹,同时选派一名熟悉经济工作的副书记协助陈陆同志,这样既能稳定大局,又可避免因频繁调整干部带来的不确定性。或者把陈陆调走,从其他市州选派一名经验丰富的干部接任,同样能实现平稳过渡。我个人觉得宁江市的市委书记李铭灏就是一位合适的人选,他在宁江推动科技创新与园区建设成效显着,具备驾驭大城市的管理经验。由他接棒江城市市长,既能保证工作连续性,又能注入新的发展思路。”
“李铭灏固然优秀,但宁江正处于科创走廊建设的关键期,轻易调动同样会影响大局。何况,李铭灏的主要能力是在于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在打破格局、应对复杂局面方面,相较江一鸣仍显不足。江城市当前亟需的是敢于破局的闯将,而非按部就班的守成之吏。”
杜家乐说道:“至于临江市,就不用担心了,江一鸣同志明确保证过,郭临野同志已具备接任市委书记的能力。相信即使江一鸣离开,也不影响临江市的发展节奏。郭临野与江一鸣搭班子期间,深度参与临江改革顶层设计,政策理念一脉相承,团队协作默契,完全能够延续既有发展战略。且郭临野在基层历练多年,作风扎实,群众基础深厚,由其接任有利于稳定人心、凝聚合力。江一鸣也表示愿全力配合做好交接工作,确保政令畅通、落实无误。”
李玄章又找了其他理由进行了反驳。
两个人为此争执不下,各自坚持着。
杜家乐只好让李玄章先回去,随后又找了雷亮、魏尚华以及组织部部长黄泽泓,听取了他们的意见。
既然杜家乐找他们,自然是想推江一鸣上去,大家心里都明白,除了雷亮含含糊糊表示不太支持外,魏尚华和黄泽泓都明确表示支持江一鸣担任江城市市长。
既然有了魏尚华和黄泽泓的支持,杜家乐便不再试图说服李玄章,而是直接走程序。
毕竟他是省委书记,在重大人事任免上具有绝对的决策权。
雷亮得知杜家乐推动江一鸣出任江城市市长的程序后,便找到李玄章,与他商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