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第三十四回:线索初现迷雾浓(2 / 2)

与此同时,张龙、赵虎在城中四处查探时,听到有个小贩说起,在集市上看到过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出手阔绰,买了不少贵重物品。两人觉得事有蹊跷,赶忙将这一消息回报给包拯。

艾虎匆匆赶回开封府,将自己调查到的结果一五一十地告知包拯。

包拯听闻后,陷入了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目前看来,李三的嫌疑确实很大。但仅凭这些线索,还不足以断定他就是盗贼,我们还需要寻找到更多确凿的证据。”

此时,展昭也回来复命,将在密室捡到的撬锁工具恭敬地呈上。

包拯盯着工具上那个不太清晰的“王”字,思索片刻后,对公孙策说道:“公孙先生,你对东京城三教九流较为熟悉,依你看,这刻有‘王’字的撬锁工具,可能出自何人之手?”

公孙策接过工具,仔细查看后说道:“大人,据学生推测,此工具工艺虽普通,但样式有些特别,或许是出自某个有一定手艺的铁匠。东京城铁匠众多,不过擅长打造此类工具的,可能集中在城南一带。”

包拯点头,对展昭说道:“展护卫,你即刻前往城南的铁匠铺仔细打听一番,看看是否有人认识这把工具,说不定能从这上面找到关键线索。”

展昭领命后,立刻在城南的铁匠铺挨家挨户地询问。

终于,在一家不起眼的铁匠铺中,铁匠一眼就认出了这把撬锁工具。

铁匠回忆道:“这工具是我为一个叫王麻子的人打造的,这人呐,是个惯偷,平日里就经常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倒是没见他露面了。”

展昭不敢耽搁,迅速回到开封府,将这一重要消息告知包拯。

包拯当机立断,立刻下令缉拿李三与王麻子。艾虎、王朝、马汉迅速前往李三的住处,成功将其抓获。然而,在抓捕王麻子时,却遇到了波折。衙役们按照线索前往王麻子常去的几处地方搜寻,均不见其踪影。

就在众人以为王麻子已经闻风而逃时,张龙、赵虎带来消息,说有人在城北的一处废弃宅院里见过一个身形魁梧、满脸络腮胡的男子,很像他们要找的王麻子。

包拯立即派展昭、艾虎等人前往。果然,当他们赶到废弃宅院时,王麻子正躲在里面,神色慌张。

两人被带到大堂之上,李三还心存侥幸,妄图狡辩:“大人呐,草民实在是冤枉啊!草民虽确实欠了赌债,但向来本本分分,从未做过任何偷盗之事啊!”

王麻子则早已吓得瘫倒在地,浑身颤抖着说道:“大人,都是李三指使我的呀!他告诉我孟府密室里藏着一对价值连城的金镯,还说只要我帮忙撬开密室,事成之后就分我一半的好处。草民一时鬼迷心窍,就答应了他。”

包拯怒目而视,狠狠盯着李三,大声喝道:“李三,你新入孟府,不思本分做事,竟心怀不轨,勾结惯偷盗取孟府祖传金镯,如此行径,实在是可恶至极!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可狡辩的?”李三见再也无法抵赖,只得低下头,承认了罪行。

包拯神色威严,宣判道:“李三、王麻子,你二人狼狈为奸,合谋盗窃他人财物,此等罪行,罪无可恕。王麻子身为惯偷,屡教不改,入狱五年;李三蓄意策划盗窃,入狱三年。希望你们在狱中能够深刻反省,改过自新。”孟员外满心感激地领回了失而复得的金镯,对包拯千恩万谢。

随着这起一波三折的金镯失窃案成功告破,东京城的百姓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再次深切感受到了包拯公正严明、明察秋毫的断案风范,对开封府愈发信赖有加。而包拯、公孙策以及展昭、艾虎等人,又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下一桩案件的审理之中,一如既往地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公正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