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骥的“知人善任”下,汪、姚二人干劲十足地奔赴越南北部加速执行起杜鹃计划。
很快,我军控制区内就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复兴运动,一时间,当地兴办起了大量的中文扫盲班,听中文歌、读中文书、看中文电影也成了当地最时髦的潮流。
在近乎疯狂的社会氛围里,当地人谁要是不懂中文或者不愿意学习中文,谁就会遭到大众无情的斗争与逼压,反之,谁积极响应文化复兴运动,谁就能获得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奖励。
于是,很多当地土人开始主动想方设法地往南方迁徙,实在走不掉的也大多沦为了社会的最底层,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大批国内移民、当地华裔以及热爱中华文化的土人先进典型受到了提拔与重用,全面占据了当地中资学校、医院和商场的大小职务。
就连北越政权的基层政府部门也被渗透得千疮百孔,原因无他,因为不通中文的公职人员在当地根本无法正常履行职务,就算硬赖着不走也会自然而然地被架空变成遥控傀儡。
北越高层当然看出了这一点,可他们却全无有效反制手段,一方面是不敢采取武力手段镇压,此时南越尚在,要是他们再跟我们大打出手的话,那两面夹击下这个政权恐怕就将不复存在了。
另一方面,与美国当年在西欧实行的马歇尔计划类似,我国的商品在物资严重匮乏的越南就是比钱还值钱的硬通货,掌握着物资分配权的我们是比北越政府更具真实统治力的存在。
无可奈何下,北越军队开始转而大举进攻南越这个软柿子,希望能尽快收复南方再回过头来对付我军。
南越军队简直就是活脱脱的国军青春版,在美军才刚开始撤退的时候,他们的高官就想方设法地带着家产逃离国外,这种情况下,前线的士兵哪里还能剩得下几分斗志。
再加上为了彻底搞臭尼克松的越战决策,民主党在美国国会强行中断了对南越政府的全部援助,使得南越军队的美式武器大多变成了没用的烧火棍。
尽管北越军队此时也失去了全部的外来援助,但凭借着更高的组织度和更顽强的战斗意志,竟然在战场上打得南越军队先是节节败退,然后就迅速演变为一溃千里。
西贡市的总统府,南越总统阮文绍正在心慌意乱地收拾着金银细软,打算携带家眷逃往美国,忽然间,总统府侍卫长推门进来报告说:“总统,外边来了个人,说是韩国派来的特使”。
“去去去”,北越军队都已经距离西贡不远了,阮文绍哪里还顾得上来的是什么国的特使。
侍卫长一看急了,连忙补充说:“韩国特使说了,他们愿意派兵参战,帮着我们去打北边的叛军!”
什么!阮文绍闻言一惊,虽然这事儿听起来十分不靠谱,但此刻他就像个即将被湍流卷走的溺水者,无论看起来多么渺茫的希望也不愿意放过:“好,你去把他带来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