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水门事件(1 / 2)

赫鲁晓夫在党内反对者众多,但军队和克格勃却一直在他的牢牢掌控之中,所以勃列日涅夫等人才会选择在他不在莫斯科之时突然发难,不给他召集支持者的机会,直接逮捕他本人实施“中心斩首”战术。

赫鲁晓夫是个久经官场的老手了,在从孙林手头取得谋反者名单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急着返回莫斯科,而是直接跑去了军队里,然后命令跟自己绑在一根绳上的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率兵封锁莫斯科。

马利诺夫斯基是赫鲁晓夫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的老部下,后来抓捕三人联盟也是由他负责执行的,两个人属于一损俱损的政治共生关系,绝无背叛的可能。

控制住大局后,赫鲁晓夫这才通知克格勃抓人,迅速逮捕了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一干人等。

一切处理妥当后,惊魂未定的赫鲁晓夫这才回到莫斯科安抚人心,他重新启用了一批未参与夺权的官员填补空缺,算是暂时稳定住了局面,不过赫鲁晓夫心头也很清楚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要想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他必须得从根子上来解决问题。

苏联眼下根子上的问题是什么,那就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得不到充足供应,民间和政府各层级怨声载道,历史上的勃列日涅夫等人这才能一呼百应,简单开个会就毫无阻滞地解除了赫鲁晓夫的职务。

而要问眼下这个时空中谁能填补苏联国内最急需的商品空缺,那自然是他东边的邻居啦。

~~~

北京,赵骥看过孙林从莫斯科发回的密报,忍不住笑的对谢和赓说:“出口家电、汽车、日用品的事儿好说,可以答应赫鲁晓夫,不过出口粮食的事儿先不忙,等他拿出诚意来再说”。

“不过赫鲁晓夫这个人素无信义,想当初斯大林对他多有提拔恩用,可一旦身故,赫鲁晓夫便对他全盘否定,甚至还把斯大林的遗体都挖出来迁离列宁墓”,谢和赓提醒道,“我们可得留着一手,以免这家伙将来翻脸不认人”。

赵骥哪能不知道赫鲁晓夫是属狗的:“放心,再给苏联人五十年时间他们也解决不了轻工业商品的短板,现在西方商品进不去,我们几乎垄断了整个东欧市场,依赖性这玩意儿但凡产生了就很难摆脱,到时候赫鲁晓夫再想跟我们翻脸,可就得掂量掂量民意的反扑了”。

赫鲁晓夫现今最急迫的任务是稳定国内,在与赵骥取得初步协定后,他立即就撤走了中苏边境上的驻军,还主动提出跟我们正式签订协议勘定国界。

至于越南方面,赫鲁晓夫中断了原本即将议定的军事同盟条约,表示无意在东南亚地区保持军事影响力,还下令以后所有援越物资一律走陆路从中国转运越南。

赫鲁晓夫这番表态下来,北越政权只得息了左右逢源、坐地起价的小心思,老老实实地把全副精力集中到了跟美国人拼命这件事儿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