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格局决定命运!实力决定待遇!(1 / 2)

“考虑?”

乔文栎自嘲一笑。

“事已至此,我还考虑什么呀?”

“我觉得现在完全没有必要考虑了。”

“既然赵总提议要遏制房地产过快过热发展。”

“我作为赵总的忠实合作伙伴,理应坚决拥护才对!”

“所以……卖!必须卖!还没开工的地皮,我统统都愿意卖!!”

跟丁乐辉这么一聊,乔文栎彻底想通了。

房地产政策的调整之争,归根结底其实就是权力之争。

因为无论哪个行业,一旦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就能得到大量的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

以汉东、临江、东广、天海等为代表的,这些制造业发达的沿海省市,房地产的占比本就不高。

在投资与外贸的双重刺激下,这些沿海省市自然更倾向于抢抓有利时机,进一步做大做强制造业。

而要发展好制造业,就必须要让土地、人工、材料、物价等都相对便宜,否则没有足够的利润,制造业就没法发展下去。

可偏偏房地产要是蓬勃发展,就必然要拉高地价、房价,进而带动人工、材料、物价等持续上涨,否则房地产也没办法发展。

最直观的体现便是……

如果买房子,躺着就能靠房价上涨轻松赚钱,谁还会耗费巨资、承担风险,辛苦投资开工厂、买设备、招工人,搞生产制造?

如此一来,矛盾就出现了。

制造业搞得好的省市,靠制造业就能解决就业和税收,自然不可能大力发展房地产。

反之,那些制造业难堪重任,却又迫切想要发展起来的省市,自然就很想搞房地产。

赵瑞龙本就是汉东一把手赵立春的儿子。

他还一心想要推动龙国,成为工业制造强国。

因而他必然要为汉东为代表的沿海省市发声,要为包括惠龙集团在内的无数从事制造业的企业抗争。

既然发展演变成一场斗争了。

那么早就投资入股陆虎汽车的乔文栎,又岂能不坚决支持赵瑞龙?

更何况他号称天海地王,他的天海锦茂集团就是在天海发展起来的,如今大量的在建项目也在天海。

还没卸任的天海一把手向宇亮,都明确表态支持调控房地产,难道自己一个小小的地产商,还能唱反调?

当然。

让乔文栎下定决心的核心因素,还是他认为赵瑞龙能赢。

且不说在加入世贸的重大利好下,龙国的中低端制造业,本身就正爆炸式增长。

在赵瑞龙的强力带动下,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速铁路、清洁能源、大飞机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也正发展得如火如荼。

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不断暴增的制造业,不仅带动了大量的就业、贡献了大量税收,也直接关系到了很多大单位大企业的切身利益。

比如大规模修建高铁,就让许多铁路相关企事业单位乐疯了,还有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建特高压输电线,又让许多电力相关单位有活干。

这些大单位大企业,哪怕只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不可能支持大力发展房地产,土地、材料、人工、设备等各种成本大幅上涨,那不有损他们自身利益吗?

最关键的是,高层既然当初能大力支持汉东搞高质量经济,又不遗余力的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如今又岂能鼠目寸光,把房地产当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呢?

即便是那些制造业并不太发达,又强烈冲动大力发展房地产的省市,他们内部也必然意见难以统一。

一旦高层许诺支持他们建一些大型基建工程,一旦赵瑞龙承诺要投资一些高端制造项目,他们就必然会内部分化。

就像南诏省、南云省、金沙市等等,如果支持他们大规模兴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水利工程等等,又投资搞一些重点项目。

他们绝对不可能还支持大力发展房地产,反而会态度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要坚决支持发展制造业,要走高质量发展路线。

他们现在之所以闹腾,不过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不找个噱头哭穷闹腾,又怎么可能拿到好处?

真正铁了心要大力发展房地产的,其实没几个。

“卖就对了!!”

丁乐辉笑呵呵的,给乔文栎倒茶。

“其实你完全没必要觉得心痛。”

“现在卖掉大量地皮,对你来说反而最有利,知道为什么吗?”

乔文栎笑道:“当然是因为赵总肯定能说服高层,不将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反而取消公摊和预售,推行现房销售制。”

“一旦政策正式公布,房地产行业虽然不会马上哀鸿遍野,但还敢于买地的开发商,肯定会大幅减少,需求不足必然会导致地价下降。”

“我趁着政策还没出台,趁着现在房地产市场还挺火热,把手里囤积的地皮卖掉,我就能回笼大笔资金,确保一个个在建项目顺利完工。”

“由于商品房需要完工才能销售,巨大的资金压力会让不少中小开发商出局,已完工的商品房将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我反而能赚更多。”

喜欢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丁乐辉端起茶杯,和乔文栎轻轻一碰。

“所以你现在知道,赵总提议调控房地产,对你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了吧!”

“是,是好事!”

乔文栎喝了一口茶后,笑呵呵的说道:

“刚听说消息的时候,我特别惶恐不安,有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被你点拨想明白后,我反倒觉得行业洗牌后,我将来更容易做大做强!”

丁乐辉微微一笑,不急不慢的喝茶。

在名校毕业又从政多年的他看来,乔文栎的思维眼界还是太小了。

能成为身家上百亿的‘天海地王’,并不是因为眼光有多好、能力有多强。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祖辈父辈,就给他留下了足够好的底子,再加上胆子够大,敢于上金融杠杆,吃到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红利。

也正因如此,乔文栎属于典型的‘老钱’。

在对外开放的二十余年里,他们这种人主要是靠家底厚、胆子大,敢打敢拼、敢想敢干,站到了时代发展洪流的潮头之上,赚到了亿万身家。

有的人甚至富得莫名其妙,他们左思右想也找不到发家致富的原因,便一边养成了路径依赖,一边产生了迷信思想,以为是祖先神灵在庇佑。

所以……

当听说政策要出现变动,他们会焦虑、会不安,会担心失去现有的一切,完全不能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想一想,政策变动也并不非毫无好处。

即便个人能力有限,无法做到冷静思考,也考虑不够全面,坚定不移支持赵瑞龙,不就行了吗?反正早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又何必考虑那么多?

相比之下。

丁乐辉觉得临江京海市的高启强兄弟俩,就比乔文栎好不少。

他们兄弟俩自从抱上了赵瑞龙的大腿,就一直坚定不移的追随。

他们并不懂技术,高启盛虽然是临江理工大学毕业的,但学的是金融,而大哥高启强更是小学毕业,以前就是一个卖鱼的。

不懂技术的他们,选择无条件的信任赵瑞龙,赵瑞龙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反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无论是卖电子产品,还是开连锁网吧,亦或者追随赵瑞龙在京海发展风电产业,如今成了风电施工安装的行业龙头。

他们的追随支持,看似很无脑很愚笨,但却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兄弟俩的京海强盛集团,就成为了临江省第一民营企业。

出生于京海旧厂街,父母早就去世的兄弟俩,这不就创造了草根逆袭的奇迹吗?

而且真要算企业规模、资产状况、营收利润、业务前景……

其实乔文栎的天海锦茂集团,还不如高家兄弟的京海强盛集团。

所谓的‘天海地王’,不过是徒有虚名,股价暴跌,他就啥也不是。

反观京海强盛集团,房地产只是他们众多业务之一。

他们的工程建设能力,已经是相当厉害。

不管是火电站,还是高速路、风力发电场,他们都有资质和实力承建。

他们还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在赵瑞龙的指导下,延伸投资了工程机械、清洁能源等领域,实现了多元化经营。

乔文栎呢?

抱上赵瑞龙大腿的时间也不短了。

投资入股了陆虎汽车公司,看到公司一款接一款车上市热销,却都不知道跟投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还将主要心思都集中在炒房卖房上。

抱着活财神赵瑞龙的大粗腿,却还要焦虑不安的人,丁乐辉还能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