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启明管理架构:企业就是学校(2 / 2)

这份证书不仅是在启明系能用。

和启明系合作的供应链企业,对于拥有启明职业技术学院技术证书的人才,也非常热捧。

这些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拿到启明系的订单,通常都会高薪挖这类人才。

因为他们更懂启明系对产品的要求,需要这类人才帮助他们公司调整生产线。

使公司生产的产品更符合启明系要求。

和启明系合作的企业遍布全球,整条产业链上,起码拥有上千万人,甚至数千万人。

拥有一张这样的证书,你就可以在数千万底层员工中脱颖而出。

由此可以想象,这份证书的含金量有多高。

目前拥有这份证书的员工,爱美高流水线出来的工人最多。

而且这些证书,还可以继续升级深造。

最高可以升到启明科技学院,拿到本科证书。

后面自己继续报考,硕士博士学位都可以。

从学历到就业职位晋升,张启明可以做事,费尽心力打造出来这样一个体系。

让启明科技不仅可以做到产品自主研发,更可以做到人才自主培养。

现在虽然才发展八年多,但是已经度过了最初的难关。

人才培养体系已经逐渐完善。

每年启明系数百万员工当中,颁发出去的初级技术证书,最少能达到5万张以上。

中级技术证书能达到1万左右,高级技术证书也能达到500人左右。

在这5万多人当中,每年还能有四五百人考取进入启明科技大学深造。

只要是能够通过自我考试,通过进入启明科技大学的员工,所有的学费都是由张启明旗下的教育慈善基金负责。

这也是张启明根本不怕对手,内部攻破的底气。

对手挖走几个人,甚至一个团队的人,对张启明各公司的影响都不算什么。

马上就会有一大堆的人,挤破头占据岗位。

就像这次裁掉了1万多人,公司根本没有对外招聘,就将这1万多名额给占满。

张启明可以说是将产学研体系,进行的非常彻底。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张启明的个企业,既是企业也可以说是学校。

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小国。

像东南亚新城,它一个城市国,到现在也不过才270多万人口。

还不如张启明旗下员工多。

再加上完善的学历培养体系。

从教育、财力、管理人口,各方面都超过新城。

还不受地域城市的限制。

随着企业的扩张,员工人口还会不断的增加。

张启明心中有一个终极野心,就是企业就是国家,国家就是企业。

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最基本的工资福利以外。

还得要有股份激励,让公司上下所有员工都把公司当家。

为此,张启明经过几个月的思考,终于想出一个不算完美的方案。

那就是拿出几家公司,将所有股份都转换为虚拟股,让全体员工持有。

至于哪几家公司,张启明已经锁定目标。

张启明微笑着看向会议室众人,示意曹思琪拿出一份文件,分给会议室众人。

“你们手中的文件,是一家马上将要独立成立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