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陆阳的私心与真诚。(2 / 2)

我告诉你,在今天下午我了解到具体的一切之后,我是震撼的,也是痛心的。所以,在我能力范围内,能帮上一些忙,我就帮一些吧!”

“这是两会事,你做的是正能量的事,社会需要更多像你一样的人。而我做专访,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省《人民日报》,它的受众人群广,而且算得上是省政府的官网,还有不同层面的政府领导会看,你做了什么事,我实事求是的报道出来,让这些人知道。

你是生意人,现在正是发力起飞的时候。做生意,免不了要和政府打交道,而政府里,最直接的就是人。人,一旦有了自己的主观意识,认定某一个人或某件事后,他是会产生改变的。

这叫直接印象,不管是好印象和坏印象,它都能决定这个人对另一个或另一件事的定位,这就像你去一个你去见一个你不认识的,它表现出来的好坏,让你对他直接打分,认定这个人行或不行。

而你此时树立的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家的形象,做出的是有担当的正能量,有助于社会的好事,有了这两层的加持,这就给人为一种此人可靠的定位。这对你以后和政府打交道时,有利于打通一些关键点。再不会像上次安全检查事件,被人故意针对,故意打压你。总体来讲,这就有利于你以后的成长。”

“甘大哥!真的非常感谢您的教导,您所说的这些我都明白,我也深知做公益、献爱心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然而,我个人并不希望将其与生意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这样一来,我总觉得会有一种消费个人价值的感觉,这并不是我所追求的。我更倾向于保持纯粹的态度去做公益,实实在在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陆阳心里很清楚甘霖所说的道理,他也明白做公益确实能够提升个人形象和社会声誉。但是,他对于公益与生意之间的关系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做公益应该是一种无私的付出,而不是为了某种利益或目的。他希望自己的公益行为能够真正地帮助到他人,而不是被利用来谋取其他利益。

陆阳不反对将公益与形象塑造联系起来,毕竟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影响。然而,他坚决反对将公益与政治挂钩,或者用公益来裹挟消费责任感。他觉得这样会让公益失去原本的纯粹性,变得不再那么纯粹和真实。

陆阳这是认定一个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

甘霖讲到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助于加强社会对这一个的认知。

这一点,陆阳不否认,非常赞同,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东西需要宣传,好的事需要传承,好的人需要树立形象。

可教育,是立国的根本。陆阳想让这根基更扎实一些,更深入些。

“甘大哥,真的很感谢你,这一次就算了,如果以后有其他可以露脸的机会,我会毫不犹豫的接受你的专访。你是金牌记者,能得到你一句夸赞,我知道是多么的不容易,我继续努力。”

其实,排除陆阳刚才说的这事,他这一次做这些事,他也是有一点点私心的,甘霖给他这个露脸的机会,他知道有多珍贵。

但他想到还在监狱中的宋建国,公司能这么快在李长风的打压之下,重新站起来,他知道宋建国为此付出了多少。所以,他想把这样的机会留给宋建国。

陆阳可以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尤其教育事业上的事,这份真心不变,可谓是拳拳赤子之心。

但他也不想自己的亲人太过于委屈,今天正好有这个机会,他想为宋建国做一些事情。

可能有的人会认为陆阳虚伪,拿这事去做交易。但本质上,陆阳做的事没有变,初心没有错。

他实实在在的做出了让人敬佩的事。在陆阳的心里,他还有一个宏伟远大的计划,这个计划,他要宋建国去完成。

通过这次,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民的参与。

他要参与进来,他要做真正的慈善,成立一个自己的慈善基金会,而这个人,只能是宋建国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