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俩一连在这里待了七天,这期间他们给村里老人开得药大多都是他们下山时采摘的,还有一些都是就地取材。
然后在这期间,周边村庄的人听说这里来了个年轻的大夫,还是个带着一个三岁的女儿的大夫,医术还挺不错的,甚至比镇上回春堂的坐诊大夫的医术还要好一点,收费也比回春堂的大夫便宜一点。
父女俩制定的收费标准,就是看病的话一人十文钱,或是十个鸡蛋\/鸭蛋,或是一把自己种的菜。
若是需要药材的话,就是十五文,或者一只鸡。
而这段时间,两人一直住在老奶奶家。老奶奶叫李春娟,年轻时被送进高门大院做过丫鬟,之后又被送进宫里做奴婢。
直到她年满二十五才从宫中出来,等她回到家乡,才发现不过十几年过去,村里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就连她的家人,都在天灾中纷纷离世,仅仅只剩下当时才五岁的侄子。就这侄孙,命也不太好,前两年去世了,去的时候他还未成亲生子。
到最后,就只留了李春娟一人守着这小小的院子。好在她在宫中看到了生离死别,早就练就了一颗随性豁达且强壮的内心。
而她因着养了自己唯一的侄孙,终其一生都没有嫁人。
在这期间,不忙的时候,小小的叶初还会带着村里的小孩儿去附近山上采草药,顺便教他们识别和炮制草药,并让他们回去后也交给家中长辈,等他们以后再镇上定居后,再将采摘的采药卖给他们,这也能给他们提供一点进项。
而东华则是在某天午睡时,去镇上的府衙,让人给他们父女办了个身份证明。虽说他能通过法术自己的生成一个,但有些事还是需要走走流程的。
当时,他顺便找了一处前店后院,既可以住人,又可以坐堂看病,面积不算小。不过他可没有凡人使用的银钱,他身上的物品不适合拿去换钱,因此他从当初山上小动物送给叶初的一堆东西中找到一棵品相完好的五百年何首乌,去最近的州府,找了一家信誉良好的药店卖了一千两白银。
然后,又回到镇上将他看上的房子买了下来,过了契,官府盖了红章。最后,等他回到他们落脚的杏花村,时间也才过去一个时辰不到。
这天,就在父女两人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的时候,村里来了个神色匆匆的中年男子,一见到他们就焦急地说:“大夫,求求您去救救我家孩子,他突然发起了高烧,怎么都退不下去。”说着他就焦急的准备跪下,只是被眼疾手快的东华阻止了。
就这几天的经历,使得东华在没有当初游历世间的心态,因此在听明那中年男子的来历后,他便对怀里的女儿说道:“初初,我们先去看了病人,之后再回镇上可行。”
叶初乖巧的点点头,“嗯嗯,没关系的爹爹。”
前来送行的村长见状,便对跟在他身边的儿子道:“柱子,你赶着牛车将叶大夫他们送去花田村,然后再将他们送到镇上了,你再回来。将家里的牛车赶来。”
被叫做柱子的中年男人点头应道:“爹,我知道了。”
随后,东华将叶初抱上车,他自己也坐了上去,前来请他的中年男子是跑着来的,因此柱子也招呼着他一起上了牛车,柱子看几人都坐好后,就挥起鞭子赶着牛车,朝着花田村赶去。
到了病人家中,东华立刻开始为孩子诊断。
东华一眼便看出了床上小孩什么情况,只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在什么地方,就得遵循这个地方的规则。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为什么自己闺女当初会问那样的问题了,地府出现问题,不仅仅是三毒浊息没有归处,还有人类死去的亡魂没有归处。
这也就导致了有不少亡魂逗留人间,若是普通的还好说,时间长了它就自然消散了,但有些恶魂存在的时间长了生出了替代之心,那么他们就会找自己看上的容器,床上这孩子就是。
据他观察,这里,或者说整个人界都没有处理这些事儿的人出现,人们普遍的将这种情况认为是染了疾病。
不过,他还是上前仔细地搭脉、查看孩子的气色,随后眉头微微皱起。叶初则是乖巧地站在一旁,睁着大眼睛看着爹爹。
东华思索片刻后,对中年男子说:“孩子这是感染了热邪,好在发现得不算晚。”说罢,他从药箱里拿出几味草药,交给中年男子,详细地说明了煎药的方法和服用剂量。
而他刚刚在搭脉的时候,顺便将附着在男孩身上的恶魂给收拾了。中年男子拿到药后千恩万谢的赶忙出去煎药。
因着中年男子家就只有他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没有别的亲属在,送他们来的柱子则是在外面守着他的牛车,所以此时房子里除了高热昏厥的小孩儿外,就只有叶初和东华父女两。
所以,叶初就上前靠在他的腿上,小声的询问道:“爹爹,他身上黑漆漆的影子就是书中所说的恶魂吗?”
“嗯,等去镇上了,我抽时间去趟地府,看看什么原因。”
“我也要去。”
东华垂眸看到她眼中的渴望,也就没有拒绝,作为他的孩子确实这些事是她需要知道的,即便她现在不去,以后也得去。
“行。”
“爹爹,地府是像书中说的那样黑黑的吗?”
东华想了想他以前去时看到的景象,便点了点头,那里虽说有点灯,但点的灯都不怎么亮。
就在东华和叶初小声交谈的时候,孩子的父亲端着煎煮好的汤药进来了,他们等床上那小孩服下第一剂药,身上的体温慢慢下降,情况有所好转后,再次对中年男人说道:“这段时间让他在家好好养着,有太阳的时候出去多晒晒,对身体好。”
中年男人拘谨的挫着双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诶~好的,好的。谢谢您了,叶大夫。只是您看这诊费?”
东华站在他家院子里看着这不说家徒四壁,但也没好到哪儿去的院落,又听到后院传来的叽叽喳喳的声音,便道:“给我两捆柴就行。”
人间现在的情况虽说有他失察的因在里面,但他现在是被人请上门看病,若是不收诊费也行,但病人家属不会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