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男人聚在一起就要搞大事!(1 / 2)

或许是白天看到的机器人和机器狗触发了联想,亦或是酒精刺激。

这让陈默想起了《终结者》中的设定,于是抛出一个方向性的构想:

“机器人或许可以按场景分层:一是消费级,做面向个人和开发者的产品,比如居家型机器人可以进行日常家务,迭衣服刷盘子刷碗,自己没电了往插座上一靠,充满电继续干活;

二是工业级,做成性能猛兽,追求极致的负载与运动能力,能解决工作场景下人力难以达到,但灵活性又不是器械所能满足的痛点;

三是军用机器人,强调感知与运动协调的先进性,这种不一定是人形,也可以是履带,等等,这种面向未来战场的军用机器人.想象空间非常大。

毕竟大家也知道目前局势逐渐紧张,现在是经济,未来就不一定了”

汪滔立刻接话:“我也这么想。其实从飞控技术延伸出的实时控制系统、雷达视觉算法与AI大数据,正是所有这些机器人的核心。”

“其他都好,师兄擅长实时控制,我擅长机器学习,可AI大数据不是我们玩得起的.”

众人一聊发现其中有个最关键的环节他们无法解决,随后视线慢慢转向了某人.

陈默见状点头笑道,“不巧,你们不擅长的正是彼岸擅长的。

三年前彼岸创新研究院就已经开始探索将AI大语言模型与机器人深度结合。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更高级的自主决策与真正自然的语言交互,让机器人不仅能听懂指令,更能理解现实世界中那些充满上下文和隐含意图的复杂任务。”

他稍作停顿,用一个生动的比喻点燃了大家的想象:

“得形象些,我们期待的未来,是机器人既能完成‘鲁智深绣花’那般需要精细操作与耐心的任务,也能胜任‘林黛玉倒拔垂杨柳’那样看似超出其设计范畴的挑战。

因此,在AI与软件系统层面,彼岸有信心,更有能力提供全面且强大的支持。”

陈默一番话的一众年轻人眼睛发亮,击掌相庆。

“那太好了,默总!这样的合作无疑会极大加速我们的研发进程!”王兴兴闻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默总,牛逼啊!”、“卧槽,这些关键链路打通,后续玩法那大了去了.”

这个话题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在座这些平日里或许是“I人”的年轻技术骨干,瞬间集体切换为“E人”模式,气氛空前热烈。

他们群策群力,思维的火花借助酒精的助燃激烈碰撞,讨论的内容也从基础民生应用迅速升级。

从无人机搭载智能导弹系统,到机器狗身背加特林进行战术协同,再到单兵外骨骼装甲的能源与机动性优化,甚至无人战机配备几架僚机一气化三清都出来了

可以是天马行空,无所不包。

在这些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年轻人口中,这些原本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未来场景,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被一步步拆解、分析、论证,俨然成为了值得追求并可能实现的技术目标。

如果不是场合不合适,他们现在就想回到各自公司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