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富山镇,除了前街上的那三家不知情,剩下的所有人家都行动了起来。
三刻钟后,陆青青和秦朗赶着马车,装了一车砖石,拉到了村西边的王老二家。
此时,孙老海和孙大海父子都已经过来了。
见到他们赶车过来,忙招呼人上前帮着卸车。
陆青青见插不上手,出院子站在外头朝北望去。
这处院子离那伙行商所在的位置,只隔了几百米。
前头并没有什么阻隔视线的东西,甚至隐约能看到前街铺子的后窗户。
只能说,孙老海选的位置,确实不错。
这处是最适合建了望台的地方。
不多时,一车砖石便卸了下来。
秦朗跟院子里几人说了声,便驾车出来了。
两人回小院后,又拉了第二车砖石过来。
这时候,王老二的院子已经清扫出来,准备工作也做的差不多了。
孙老海父子正领着那帮兄弟,在划线准备盖了望台。
陆青青和秦朗有之前在临山镇防守的经验,还跟孙老海父子提了些建议。
听着两人的一些建议,孙大海眼睛都亮了。
这些建议,都是非常实用的。
他还想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却被自己老爹打断。
一直到陆青青和秦朗离开,孙老海才把儿子拽到一边,警告他别瞎问。
只能说,很多时候姜还是老的辣!
有些事,不知道更好。
王老二婆娘将烧化的雪水舀到桶里提到院里,见爷俩还在拉呱。
担心这水放久了会再冻住,便将两人喊了过来。
孙老海这才不再嘱咐,走过来接了水桶,安排人和泥。
因着砖石不多,了望台的规划就做的比较简单。
底下固定住后,上边建一个小一些的挡风棚。
甚至,因着砖石有限,这防风棚只能容两人在里头蹲靠着。
想躺下,位置都不太够!
孙老海将这边规划好后,让孙大海盯着,他则去了东边孙臭九家。
在孙臭九家选好了望台的位置后,同样的步骤和流程,开始指挥着人行动起来。
陆青青和秦朗驾车跑了好几趟,终于将家里剩下的砖石都运了过去。
此时,时间已经临近午时。
孙月见两人回来,忙牵了马车过去,停车卸车架。
陆青青和秦朗则拿了挂在门口的干净布子,互相拍打两人袄上落上的雪。
庄老头做好了饭,听到动静出来。
见到的就是两人一身风雪仆的模样,不由叹口气。
“青丫头,小朗,快进屋暖和暖和。
这一天天的,真是不让人歇歇!”
孙月在马棚门口,用马刷子刷马儿身上的冰晶,接话道:
“可不是嘛!咱们这刚盖好房子。
还没等歇歇的,又遇上一伙来历不明的行商。
偏偏,这些人也不接着使坏。
就靠在那儿,跟个吊在头上的冰锥子似得。
说不好啥时候,就砸在脑袋顶上!”
庄老头听着这比喻,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可不是嘛,还真不如直接给个痛快!”
陆青青看着两人脸上担忧的神色,安慰道:
“我看孙叔那边动作很快。
这一上午的功夫,两边的了望台建的比人都高了。
顺利的话,说不好今晚上就能完工。
等了望台建好,有村民值守就能放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