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如果有得选,谁愿意这么卷?(2 / 2)

从他家乡到南方那个大城市,估计有从咸阳到成都那么远了。

“在者,那时生产力发达,在外一年赚的钱只要能带回去,至少接下来一年饿不死吧?”

李缘想了想,认同了。

李斯便接着说道:“而现在,秦国许多百姓出来找活干,只是为了度过明年春荒,或者交明年的税赋。”

“国师小时候,他们至少不用担心今年就饿死。”

“而秦国许多百姓年底吃什么都还没着落。”

“一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一个是为了填饱肚子。”

李缘抿了抿嘴,其实后世为了更好的生活也就是他这一代人。

在他父母小时候,人们依旧吃不饱饭。

华夏百姓真正吃饱饭的日子,大概也就只是在步入新时代后那些年。

他家所在的三湘之地还算好,至少离南边的兄弟省份近、方便南下打工;而有些贫苦地方,甚至是到10年之后才彻底摆脱饥饿。

嬴政有些不快:“我不是来听你们讨论差距的,我要的是解决方法。”

“李缘,我想多开几个矿。”

“铁路一旦开始修,别管时间有多长,进度是不可能停下来的,而现在秦国还要支撑入蜀道路,这资源缺口很大。”

“可大部分百姓暂时还无法脱离土地,别等到明年农忙时节资源产出又断崖式下跌。”

“如果只有入蜀道路一个大工程还好,可铁路要是修了,那资源绝对会短缺的。”

“所以我意,今年先开一些矿,存一些资源起来,明年也可以多提供一些岗位。”

“至于钱,我和李斯来想办法。”

说完,他和李斯就都看着李缘。

李缘指了指自己:“问我啊?”

“你们是不是搞错了一个问题?”

“限制大秦去开采新矿的,不是矿在哪里,而是你们能否采得到。”

“现在的铁矿、煤矿都是浅层的;深层的就算我给了位置,以秦国现在的技术实力,靠人工去挖简直得不偿失。”

李斯深吸了一口气:“我们要齐国的,甚至楚国一些地方也可以。”

李缘看着他们。

“怎么说?”

“要搞跨国公司了?”

嬴政和李斯对视了一眼,都点了点头。

随即,李斯给他说了一个让他感觉极其复杂的计谋……

……

“轰!”

蜀郡东北部某地。

一声剧烈的爆炸在一处山间炸响,随后是弥漫整个山谷的烟尘,以及不远处的道路上观望的人群。

当近一刻钟后,烟尘终于散得差不多了。

然后众人都沉默了。

大山破了点皮。

“熊部长,这……”

科学院负责人有些为难的看向官职最高的熊肃,后者只是站在这,什么话都没说。

他脑海忽然想起了国师出版的书中一篇叫《蜀道难》的文章。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现在看来,国师文采果然非凡!

勘探小队勘探出了三条路,走面前这个山谷里是最近、难度最小的一条。

可哪怕是难度最小的,依旧要在山腰上开路。

而这座大山的体量摆在这,让他们见识到了自己的大招打出去、对方只破了点皮是什么感觉。

“还有多少火药?”

“库存还有三千斤。”科学院负责人犹豫了一下:“可是按照预算,这段路只能用五百斤的,要是用多了……”

熊肃叹了口气:“先去清理那碎石吧。”

“然后呢?”

熊肃看了看天,快到中午了:“然后吃饭。”

营地里。

工人们有序排队,互相打趣聊天。

但指挥部里,熊肃和面前的十几个官员、研究员们却一言不发。

不一会,四个小吏抬着两大桶的吃食来了。

菜很简单,只是野菜配土豆块。

这些官员和研究员们也不嫌弃,各自盛着吃了起来。

熊肃看着自己餐盘里的饭食,用筷子把他们挤成了一座小山,然后用一根筷子在这座小山的山腰上想‘压’出一条路来。

一不小心,整座‘山’都垮了。

熊肃面无表情,吃了起来。

“哎哟!”

忽然间,一个研究员忽然叫了一声。

众人扭头一看,他似乎是咬到舌头了,便不再搭理。

“我有办法了!”

研究员看向熊肃:“既然这山太大,走山谷底下怕滑坡、走山腰又要炸太多,那我们为什么不走山上呢?”

众人迟疑了一下,随即哗然。

“你疯了吧?一两百丈、数百丈长的山,你走山上?”

“这路要用来运货的,要是走山上费劲太多,那还不如走栈道那运呢。”

“……”

“闭嘴!”

熊肃忽然出声,看向那个研究员:“你接着说。”

“我们现在的方法,是想平直着走山腰过去,可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死板呢?”

研究员连忙把自己餐盘的饭食也堆成了小山,随即用筷子比划起来。

“如果走山腰,我们可以走‘人’字形,这样会有坡度抬升却也不算太大,虽然路程远了许多,可至少不用跟山体较太大的劲,修起来也容易些。”

“如果要上山,我们可以走‘Z’形状、就类似蛇爬行一样蜿蜒上去,沿着山脊走到合适的地方再一样下来;既然炸山太费劲,我们为什么不顺着它来呢?”

“反正我们只是为了跨过这座山,修一条路出来。”

“修什么形状的路,这就是要靠想啊!”

“有路总比没路好!”

研究员说完,在场官员都陷入了沉思。

熊肃想起了国师曾说过的一句话。

“走弯路总比没走要好”

道理何其相似?

“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