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帅选(1 / 2)

武之起源 行回北车 1174 字 23小时前

天穹如墨,晨曦初破,万道金光自东方撕裂云层,洒落在巍峨耸立的升仙台之上。整座帝都仿佛从沉睡中苏醒,青石铺就的长街泛着微光,雾气缭绕如仙气升腾,街巷两旁的朱红灯笼尚未熄灭,在晨风中轻轻摇曳,映出一片朦胧的暖色。升仙大会的第三日,正是心性考验开启之刻,整个帝都气氛肃穆而紧张,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与灵草混合的清冽气息,那是各大宗门在祭台前焚香祷告,引动天地灵气所致。

升仙台高耸入云,由整块玄冰石雕琢而成,表面流转着淡蓝色的符文光晕,每一道纹路都似在呼吸,与天地共鸣。台周,九根通天玉柱环绕而立,柱上盘绕着栩栩如生的龙形浮雕,龙目镶嵌着夜明珠,在日光下泛着幽幽寒芒,仿佛随时会腾空而起。台下,数万青年修士盘坐于地,身着各色法衣,或青衫如柳,或赤袍似火,或白衣胜雪,皆闭目凝神,额间渗出细密汗珠,显是已入心魔幻境。

风起时,卷起漫天落叶,夹杂着远处钟声悠悠回荡,那钟声低沉而悠远,每响一声,便似有无形之力敲击心神,令人心神震荡。天空中,数道流光划破长空,那是各大宗门的长老御剑巡视,剑光如虹,映照天际,留下一道道璀璨的痕迹。偶有灵禽掠过,啼鸣声清越如玉,与钟声交织,形成一种奇异的韵律,仿佛天地在低语,诉说着修仙之路的艰险与孤绝。

此时,一名少年立于台前,身着粗布麻衣,身形瘦削,却脊背如剑,目光坚定地望向升仙台。他名为林玄,自边陲小城而来,手中紧握一枚母亲留下的玉佩,玉佩微凉,触手生温,仿佛还残留着家的余温。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那股灵草与檀香交织的气息涌入鼻腔,令他心神微定。然而,就在他踏上台阶的瞬间,一股无形的压力骤然降临,仿佛整座天地都压在肩头,耳边响起低语——那是心魔的呢喃,是过往的悔恨,是未来的恐惧。

“修仙,长生。本身就是逆天而行。”他低声呢喃,声音被风吹散,却在心中如雷贯耳。“有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他闭上眼,任那幻象翻涌:母亲病榻前的泪眼,同乡讥笑的面孔,雪夜中独自练剑的身影……可他的脚步,却未曾后退半步。每一步落下,脚下的玄冰石便泛起一圈涟漪般的光晕,仿佛天地也在回应他的意志。

升仙台之上,云卷云舒,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如剑,直指苍穹。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卑微的少年,而是逆流而上的行舟,是破晓而出的利刃——心性之试,才刚刚开始。

林玄的脚步在升仙台的第七阶微微一顿,额角青筋跳动,心魔的低语如潮水般汹涌而至——

“你不过凡俗之躯,何德何能踏上此台?母亲早亡,家道中落,你连她的最后一面都未能见上,修仙又有何意义?长生若不能守护所爱,逆天而行,不过是一场自欺的执念!”

幻象骤然变幻,他置身于风雪夜归的山村小屋,油灯摇曳,母亲枯瘦的手无力垂落床沿,口中喃喃:“玄儿……莫要走得太远……娘等你回家……”那声音如针扎心,林玄双目赤红,指尖颤抖,几乎要跪倒在地。

可就在这刹那,他掌中玉佩忽地一热,一道温润的光自玉中透出,映照出母亲临终前那抹含泪的微笑:“玄儿,去吧……娘信你,能踏破苍穹。”

那一瞬,风雪消散,幻象崩解。

林玄猛然睁眼,眸中似有星辰流转,心中执念如剑出鞘——**“我修仙,不是为了长生,而是为了不再失去!”**

他一步踏出,脚下玄冰石轰然震响,符文爆发出炽烈蓝光,竟如潮水般向四周扩散。台下众人纷纷睁眼,惊骇望来。

“有人破了心魔幻境?!”

“那少年……竟只用了半炷香!”

九根玉柱之上,龙目夜明珠齐齐亮起,天穹之上,云层翻涌,竟有金纹浮现,隐隐形成一道天命之印的虚影。

就在此时,一道清冷女声自高台之上传来:“心性如剑,破妄成真。此子,有资格进入第二轮——‘问道碑’前,自书道名。”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高台之上,一名白衣女子静立如雪,眉心一点朱砂,眸若寒潭,周身无风自动,衣袂飘然。她手持玉笏,身后浮现出一座虚幻石碑的影像,碑上空无一字,却似能吞噬神魂。

她是**玄霄宗真传弟子——苏清雪**,传闻已踏入“元婴”之境,一念可引动天象,乃本届升仙大会主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