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成功入选(1 / 2)

林风早就料到会有评委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从容地回答:

“这位评委您好,非常感谢您的提问。关于游客流量控制,我们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接待制度——每天只接待两千名游客,而且采用线上预约的方式,游客需要提前三天在我们的官方网站或小程序上预约,预约成功后才能进入景区。这样既能避免景区过度拥挤,影响游客的体验,又能减少游客对文物的影响。”

“在文物保护方面,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在古城核心区域,也就是县衙、主要商铺和文物出土点,设置了高强度的玻璃防护栏和24小时监控设备,安排了专业的文物保护人员巡逻,防止游客触摸或损坏文物;其次,游客进入核心区域必须佩戴无菌鞋套,避免鞋底的灰尘和杂物对文物造成污染;最后,我们利用3D扫描技术,为每一件出土的文物建立了数字档案,一旦文物出现损坏,就能根据数字档案进行精准修复。”

“除此之外,我们还专门成立了文物保护实验室,邀请了国内知名的文物保护专家担任顾问,定期对文物进行检查和维护。我们还和大学考古系、博物馆等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文物保护研究,确保这些千年文物能完整地传承下去。我们的宗旨是‘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在让游客感受历史文化魅力的同时,确保文物得到妥善的保护。”

评委们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位来自博物馆的评委笑着说:“你们的文物保护措施很全面,也很专业,看来你们确实对景区的发展做了很多思考。”

接下来,其他评委也陆续提出了一些问题——

“林先生,你们的景区位于海边,会不会受到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你们有什么应对措施吗?”

“你们的旅游体验项目很有特色,但安全保障措施到位吗?比如‘渔家赶海体验’,要是游客在海上遇到危险,你们能及时救援吗?”

“你们的景区距离市区比较远,交通不是很方便,游客怎么去你们那里?你们有专门的旅游专线吗?”

林风都一一从容地进行了回答:

“关于自然灾害应对,我们在景区周围修建了高标准的防波堤,能抵御12级台风和五米高的风暴潮;景区内的游客服务中心、文物展示区等建筑,都按照抗台风的标准设计;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遇到自然灾害,能在半小时内将游客疏散到安全区域。”

“关于安全保障,我们的‘渔家赶海体验’项目,每艘木船上都配备了救生衣、救生圈、急救箱等设备,还有经验丰富的渔民担任向导,他们都接受过专业的急救培训;景区周围的海域,安排了两艘救援船24小时巡逻,一旦发生危险,能在十分钟内赶到现场救援。”

“关于交通,我们已经和县城的汽车站合作,开通了从县城到景区的旅游专线,每天有十班车,每小时一班;我们还和周边城市的旅游公司合作,开通了旅游大巴专线,游客可以从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直接乘坐大巴到景区;景区内还设置了观光电瓶车,方便游客在各个景点之间往返。”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景区的基础设施,林风还展示了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观光步道等设施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