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话锋一转,道:“修为一事,且不提了。今日朝堂之上,只谈一事,即九黎国屡屡犯我国境之事。长缨爱卿何在?”
“陛下,臣在!”
“长缨啊,你担任司马一职多年,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禀陛下,臣担任司马一职已是整整十五年。这十五年间,九黎国累计进犯我轩辕国境八次,这八次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是,我上任的前一年,也就是十六年前,有两名凌云阁五境弟子,惨死于两国边境。虽无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凶手是九黎人,但九黎定然摆脱不了干系。若九黎仍不知收敛,依臣之见,自当出兵伐之,以震国威!”
“朱华司徒,长缨司马之言,你以为如何?”
“禀陛下!臣以为,陛下心系天下万民,不愿妄动干戈,已忍耐九黎多年。若九黎非但不知悔改,反而得寸进尺。若我们一味忍让,只会令九黎日益猖狂,欺我轩辕无人。因此出兵讨伐九黎,也是民心之所向。再者,我轩辕国休养生息多年,国力强盛,何惧与之一战?故而,臣赞同长缨司马之言。”
“其他爱卿可有话说?”
殿内,百官齐声道:“臣附议!”
“师妹,你意下如何?”
“禀陛下师兄,不久前,仍有九黎剑修潜入轩辕,并在东海归墟偷袭并重伤了我凌云阁弟子。可见,九黎之心可谓是路人皆知,此战应是不可避免。长则一年,短则数月,轩辕九黎必有一战!只是有两点需格外注意。其一,如今我们轩辕国泰民安,无论是国家军队,亦或是凌云阁,都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久未见死伤。若是突发战争,面对生死搏杀、死伤遍野,只怕举国上下一时间难以适应。因此,我们应当居安思危,加大军队训练强度与力度,同时进一步磨炼剑修,最好营造出生死搏杀的环境,以令我们的军队提前适应突发战争的残酷。其二,近年来,我们对九黎的发展缺乏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应当派遣侦察小队,潜入九黎,搜集敌情才是。”
“师妹所言有理。长缨司马听令!”
“臣在!”
“令你即日起将军队分为两个阵营,进行实战演练。两个阵营务必不遗余力去战斗,胜者将有丰厚的奖励,败者将接受惩罚。朱华司徒。”
“臣在!”
“实战演练期间,一切后勤补给务必安排妥当,绝不可怠慢任何一位军士。此外,所有伤者必须第一时间得到最好的救治,绝对不能有军士因此而死亡!”
“臣等领旨!”
“师妹,三件事情需要凌云阁协助。其一,救治伤员一事还希望屠苏师兄门下弟子支持,毕竟屠苏师兄大荒第一医者的名头可不是浪得虚名。其二,天壬城内也有不少剑修,希望能与凌云阁弟子实战演练,以促使他们修炼。其三,派遣侦察小队一事,还需由凌云阁来办我才放心。”
“师兄放心,这三件事就交由凌云阁来办。我即刻前往应龙阁给屠苏师兄和长空师兄传音。”
“那便有劳师妹了。惊羽、惊风二位将军,你们俩就陪雪剑尊去一趟应龙阁吧!雪剑尊若有需求,你们一定设法满足,切不可怠慢了我师妹。”
惊风、惊羽齐声道:“臣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