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一片疲惫的混沌之中,科长那番语重心长的话,却像黑暗中投入的一颗石子,在我脑海中激荡起层层涟漪,反复回响,越来越清晰。
我开始细细地回味这一整天。看似只是机械重复、简单枯燥的“贴公告”动作,从打印、核对地址、寻找位置、张贴、到拍照留存,每一个环节,在今天都变成了一场对体力、毅力、沟通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的全面、严酷的考验。它让我刻骨铭心地认识到,任何一项政策法规,从纸面走向现实,从上级的指令变成基层的具体行动,都绝非易事,其间充满了无法预料的变数和需要直面的、活生生的困难。文本是冰冷的,逻辑是清晰的,但执行的环境和人,却是温热而复杂的。
这一张张看似轻飘飘的公告,背后承载的是法律的严肃、程序的公正,以及对未来可能产生的社会矛盾的一份未雨绸缪的预防。我们贴出去的,不仅仅是一张张白纸黑字,更是对法律程序的敬畏与履行,是对工作职责的担当与坚守,是为可能存在的、未知的权利人,开启的一扇知晓与主张权利的窗口。尽管过程充满了艰辛、委屈与狼狈,但在心灵深处,一种难以言喻的、完成了重要任务后的踏实感与无愧感,正如同暗夜中的微光,穿透了厚重的疲惫,悄然滋生,逐渐明亮起来。
窗外,夜雨不知何时又悄无声息地落了下来,细密的雨点轻轻敲打着玻璃窗,发出“沙沙”的声响。但这一次,那声音听起来,似乎不再那么令人心烦意乱了。它变得柔和,像是一首舒缓的、重复的催眠曲,轻轻地抚慰着我极度疲惫的身心,也将白天的所有喧嚣、挣扎与委屈,慢慢地冲刷、沉淀下去。
我知道,明天或许还有新的任务,新的挑战,但经过这一天的淬炼,我的内心,似乎有某些东西变得不一样了。它更坚韧,也更懂得基层这两个字,那沉甸甸的分量。
片刻之后,窗外,秋雨依旧如同刚才那样不知疲倦地敲打着玻璃,发出细密而持续的声响。我瘫在床上,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疲惫,可大脑却异常清醒,像一台过热的机器,无法停止运转。白天那一幕幕场景,如同卡带的胶片,在眼前反复播放——斑驳的墙壁、警惕的眼神、冰冷的门禁、还有那无穷无尽的雨。
正当我试图强迫自己入睡时,手机屏幕在黑暗中突兀地亮起,震动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是工作群里科长的消息:“@全体成员紧急通知:省厅临时决定,明天上午抽查我市不动产登记档案,重点检查非公证继承业务。请相关同事做好准备。”
此时此刻,我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我的心猛地一沉,这消息简直就像一块巨石投入刚刚平静的心湖。同时,这样的一股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悲怆之感油然而生。
细细想来,原本我们今天一整个白天已经拼尽全力贴完了公告,可省厅的抽查第二天就来了,这也来得太快了吧,快得让人措手不及。我不禁心下思忖着白天的时候,那些刚刚贴上去、墨迹可能还未干透的公告,真的能经得起省厅的相关领导和专家苛刻的审视吗?
到了第二天清晨,雨停了,走出家门,我发现虽然说天已经放晴了,但天空仍是铅灰色,仿佛就像是一个被包裹在襁褓之中的小婴儿一般,让人感觉随时会再度哭泣。
虽然时间还还没到上班时间,但是我和小王拖着比昨天更加疲惫的身体早早地走进办公室,却发现科长不在这里,四处寻找了一番之后,我俩才发现,原来科长他早已在档案室里忙碌着。他那两只眼下的乌青眼袋仿佛已经告诉我们,他昨夜恐怕也是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吧。
“来了?”科长抬头看了我们一眼,听得出他的声音有些沙哑,“省厅抽查组九点就到我们不动产登记中心了,咱们三个人现在可以趁着他们暂时没来的机会,先把所有非公证继承的档案再梳理一遍,特别是昨天补贴公告的相关材料。”
我俩听完了科长说的这一番话之后,纷纷点头称是,随后我们三人埋头在堆积如山的档案中,找出所有昨天拍摄的照片,并将昨天拍摄的数百张照片导入电脑,一一核对、编号、建立电子档案,以方便省厅的领导来检查。
实话实说,看着屏幕上那些在雨中模糊、在昏暗光线下失真的照片,我的心一点点往下沉。有些照片因为雨水和匆忙,确实不够清晰;有些因为角度问题,未能完美呈现公告与环境的全貌。
“这张,”科长指着“翠竹苑”楼道里拍摄的一张照片,眉头紧锁,“光线太暗,公告上的字看不太清。”
“还有这张,‘城南新区安置小区’的,”他放大图片,“雨水晕开了部分墨迹,而且拍摄时手抖了,有点模糊。”
小王在一旁紧张地咬着嘴唇,小声说:“当时雨太大了,镜头都是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