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现场张贴(2 / 2)

一套流程下来,竟也花了十来分钟。而这,仅仅是三十七分之一的开始,是漫长战役中一个微不足道的起点。

随后的几个老旧小区,情况大同小异。不是公告栏不堪入目,需要与层层叠叠的小广告作斗争,就是根本没有公告栏,需要费尽唇舌与居民或门卫沟通,寻找一个既符合规定醒目、又能相对持久保留的位置。有的热心肠老人会主动指点,“贴这儿,这儿人多!”;有的则面露不耐,觉得我们平添麻烦。

到了第四站,“建设路58号农机公司家属院”,麻烦升级了。这院子更旧,连门卫都没有。我们刚把公告贴在单元楼道的白墙上,一位穿着睡衣、头发蓬松的大妈便从一楼冲了出来,声音尖利:“哎哎哎!干嘛呢你们!谁允许在这乱贴乱画的!赶紧给我撕喽!”

我心里一紧,赶紧上前赔笑解释:“阿姨,我们是自然资源局的,这是法定的继承公示,必须张贴的。”

“我管你什么公示不公示!”大妈情绪激动,伸手就要去撕,“这墙是我家山墙!不能贴!贴了多难看!再说,现在骗子那么多,我哪知道你们是真是假!”

小王眼疾手快拦住大妈的手:“阿姨您别急,您看,这是我们的工作证,这是单位的介绍信。这个公告是说302的赵大爷去世后,他的子女……”

“老赵家?”大妈动作一顿,语气稍缓,“老赵是好人呐……走了是可惜……但贴这也不行!要不你们贴大门口去!”

无奈,我们只得小心翼翼地将刚贴上的公告揭下,胶带残留的痕迹在墙上显得格外刺眼,又引来大妈的一阵埋怨。最终,在大门口一个相对不显眼却也符合要求的角落重新张贴。这一番折腾,耗去了近半小时,也让我们的心情像这清晨的天气一样,蒙上了一层阴霾。

临近中午,我们挣扎着赶到了城北片区。这里多是新建的高层住宅,楼宇崭新,环境整洁,但新的挑战——森严的门禁,也随之而来。

在“北城明珠”小区气派的电动门前,我们的旧公务车被身着制服的保安礼貌而坚定地拦下。“先生您好,请问拜访哪一户?需要业主提前联系物业中心确认方可进入。”

我下车,递上证件说明来意。保安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面带微笑,但原则性极强:“非常理解,但按照规定,在小区公共区域张贴任何告示,都必须先经过物业服务中心审批。请您到那边物业办公室办理一下手续。”

“同志,我们是政府公务,有紧急任务,时间非常紧张……”我试图争取通融。

“真的很抱歉,先生,规定就是这样,也是为了全体业主的利益和环境管理。物业中心就在那栋楼的一楼,您去沟通一下,流程应该很快的。”小伙子手指向不远处一座精致的玻璃幕墙建筑。

我和小王只能步行前往。物业中心窗明几净,空调温度适宜,与外面的世界恍若隔世。工作人员耐心听我们说明后,要求提供所有文件的复印件,并填写一份详细的《小区公共区域张贴申请单》,然后就是等待经理签字。这“很快”的流程,耗去了我们宝贵的二十多分钟。经理最终签字同意,但指定了唯一的张贴点:小区大门内侧那个带锁的玻璃橱窗信息栏。由物业人员用钥匙打开,我们才能张贴。虽然位置规范省心,但这份“规范”背后消耗的时间成本,让我们心急如焚。

在另一个高端楼盘“帝景豪庭”,程序更为严格。我们被要求押下工作证,由一名身着西装套裙、举止一丝不苟的物业管家“陪同”前往张贴点。她始终保持着礼貌的微笑,站在镜头之外,但那种被全程监督的感觉,无形中给我们增添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小心翼翼。

中午一点多,我们才在路边找了个快餐店,匆匆扒了几口早已凉透的盒饭。下午的任务更加艰巨,还有近二十个点像山一样压在心头,而最远的城南片区还未曾触及。天空不知何时已阴沉下来,铅灰色的乌云低低压着高楼顶端,空气中弥漫着雨前特有的土腥气。我和小王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万一真下起雨,上午那些在露天环境下的公告,只怕凶多吉少。

怕什么来什么。车刚驶上通往城南的主干道,豆大的雨点便毫无征兆地砸落下来,噼里啪啦地打在挡风玻璃上,瞬间就连成了密不透风的雨幕。能见度急剧下降,我们被迫将车速降到最低,雨刮器疯狂地左右摇摆,前方仍是一片模糊的水世界。小王忧心忡忡地看着窗外被雨水扭曲的街景,声音带着哭腔:“完了完了……这下全完了……上午贴的那些,尤其是那些老小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