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孩童们不顾风雪严寒,兴高采烈地放着鞭炮,清脆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今年的春节,燕京百姓们都觉得是近些年来最安全的一个春节。因为匈奴人在双峡隘吃了一场大败仗,灰溜溜地返回了老巢,短时间内估计不会再南下侵扰。
北地百姓长期饱受匈奴人的劫掠之苦,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一场更为猛烈的风暴正在南方的中原悄然酝酿,待到来年春暖花开之际,便会如汹涌的潮水般向北席卷而来。
登临与小毛子一路风尘仆仆地进入燕京城后,一刻也不敢耽搁,马不停蹄地赶到节度使府,面见龙瑶。
数月未见,龙瑶显得憔悴了许多,而龙清钧却成熟了不少。
辖地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少年迅速成长起来,眼神中多了几分沉稳与坚毅。
“有节度使大人的消息吗?”登临神色急切地问道。
龙瑶眼眶微红,声音略带哽咽地回答道:“南征的人马损失惨重,父亲被困在界牌关,还受了重伤。他本就身体欠佳,如今又身负重伤,我……”
说到此处,她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声音也渐渐颤抖起来。
事关至亲之人的安危,即便素有北地女诸葛之称的龙瑶,此刻也不禁六神无主,方寸大乱。
登临不顾龙清钧和小毛子在场,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语气温柔而坚定:“节度使大人吉人自有天相,我既然回来了,就把这事交给我吧。”
说罢,他转身看向小毛子,肃然道:“毛将军,给你两个时辰,点齐两千精骑,两个时辰后,我们即刻出发,营救节度使大人。”
“喏。”毛远航领命后,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
“登临,谢谢你。”龙瑶感激地说道,“只是两千骑兵,真的足够吗?听说界牌关的敌军将近十万之众。”
登临苦笑着解释道:“如今西征战刚刚结束,将士们疲惫不堪,武界的重甲军才刚刚组建,正处于训练的关键时期。
当下朝廷的主力军队已然崩溃,中京沦陷在即,咱们派出的援军都遭遇了重创,更不用说其他前来勤王的部队了。
不出意外的话,五胡大军很快就会将目标转向咱们北地。这可是足以覆灭天下的异族大军,咱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而且,东边的史家心怀不轨,也需要我们时刻防备。
北方的匈奴虽说吃了败仗,但难保他们不会乘乱攻打咱们的边镇。
我这次往西,收服了大批马匪部队,追星他们正在对其进行整编,不久后便会抵达燕京。虽说这些人已经归降,但他们大多桀骜不驯,为了防止他们闹出乱子,燕京的兵力也不能过于空虚。
此去界牌关,争的就是时间,步兵根本来不及,就算是这两千骑兵,我还担心抽调过多,影响燕京的防御呢。”
龙瑶本就是个明事理之人,只是此刻事出紧急,一时乱了方寸。如今见到登临,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心中的底气迅速回升,对他所分析的时局也十分认同。
龙瑶深吸一口气,说道:“行,你尽管放心去,辖地的事务,我自会全力担待。”
这时,龙清钧开口说道:“老师,我想跟您一起去。”
登临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说道:“如今北地事务繁杂,千头万绪,且危机四伏,你应该留下来协助你姐姐。
记住,你未来是北地的主人,肩负着更为重大的责任,不能仅仅只想着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心中一定要以大局为重,切不可意气用事。”
龙清钧神情严肃,认真说道:“老师所言,清钧铭记于心。”
龙清钧稍作停顿,又接着说道:“老师,前两日,有位姓胡的先生来府上找您,武界将军也认识他,于是我便将他留在了府里的客房,您要不要见他一面?”
“姓胡的先生?”登临微微皱眉,稍一思索,旋即便想到此人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