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港,郭小丫周末回家了。
一进家门,父母围了过来。
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女儿大学毕业后还是第一次离开家这么久。
没怎么变化,不是想象中的黑了瘦了,竟然比在家还丰润白净了些。
可见,工厂里面的伙食,应该很不错的。
这才是二十八岁女人该有的样子。
并且,多了一点点沉稳。
显得成熟。
三口人坐一起聊天,主要是父母问,她回答。
在那吃的如何,住宿如何,有没有受到欺负?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论女儿多大,在他们眼里一直还是个孩子!
吃过父亲准备的一桌好饭后,郭小丫说,“我去找单位领导,汇报工作。”
……
连港分社的秃顶领导接到郭小丫的电话,也有点激动。
她说有收获,还挺大。
那就代表着他的收获呀。
报道一旦引起上面重视,那不就是自己的功劳。
秃顶领导人到中年,既然秃顶了,有些功能也就丧失了。
唯一的欲望,就是往上爬!
调到楠水去工作。
他是个有追求的中年人。
可社里这情况,不温不火,拿着死工资,天天喝茶看报纸。
活着,跟死人多口气一样。
互联网发达了,大家都在网上看新闻,获取各种信息。
不像以前,有很多女文青,他会热情地跟她们说,“欢迎来稿”。
然后看稿审稿,和她们沟通互动,调动了全身的文艺和其他方面的细胞。
过得那才叫带劲。
有些女文青还会亲自前来送稿,他也热情接待,倾心相授,诲人不倦。
遥想当年,那才是男主编的幸福时代呀。
下午三点,他急急忙忙地来到了单位协议茶社,等着郭小丫。
……
茶社这个行当的茶艺师流动性比较大,韩美美却在这里扎了根。
年龄不小了,流动到其他地方也不会吃香。
还不如留在这里,很多常客念着她的茶艺不错,经常会过来照顾她生意。
喝杯茶,聊聊天。
走的时候会打包几盒茶叶带着。
她一开始做销售时候,需要以色娱人。
随着自己勤奋好学,泡茶水平越来越高,她开始卖艺不卖身了。
还别说,很多男人爱好这一口呢。
特别是秃顶主编,经常光顾。
茶艺师做久了,韩美美觉得全身心都发生了改变。
学到了传统文化,学到了如何以茶会友,学到了怎么帮助客人去招待别人。
韩美美柔和很多,淡漠很多,很少有事情会打扰到她如水心境。
直到今天下午,秃顶主编和那个姑娘的谈话,让她心生波澜,磋叹不已。
……
“领导,这是我写的初稿,您看看。”
郭小丫从随身的大号LV挎肩包里面拿出了一叠纸,递给主编。
电脑里也有,可她的领导喜欢看纸质,说电脑上晃眼。
趁着领导看稿时间,郭小丫拿起小茶杯喝了一口。
顺便打量一下泡茶的美美。
打扮得很精致,妆很淡,乍看很清爽,显得和自己差不多大年龄。
只是眼角藏不住年龄,有细微的皱纹。
应该三十几岁了。
很有风韵,该有的成熟,她都有。
韩美美又给她满了一杯茶,微笑着说,“喝茶!”
这种场合待久了,韩美美早就知道光听不说只微笑泡茶的真谛。
很多客人喝过酒后,会到这里喝茶,冲淡调酒意。
于是把在酒桌上没谈的事情继续谈下去。
酒桌是沟通感情的地方。
茶社则是达成协议的场所。
为了这个目的。
美美她们接受了简单的法律培训,特别针对合同方面的注意事项,懂了点皮毛。
还别说,就是这点点皮毛知识,却得到了顾客极大的信任。
要知道,有的客人酒力退的不是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