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总是不缺热闹的,京城的百姓也不缺发现热闹的眼睛,就比如现在,一个汤羹摊子,把人给吃晕了过去,就吸引了不少行人的目光,纷纷选择近距离围观。
而没有晕的客人,也因为心里没底,感觉浑身难受,一时间呼喊声,指责声,起哄声,让摊子变得格外的热闹,还有路人颇有正义感的围着摊主,怕他跑掉。
热闹一直持续到兵马司兵卒的到来,该带走的带走,该送医的送医,围观的路人也都该去哪儿去哪儿。这样的热闹,也只是茶余饭后的小小谈资而已。
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可是暂时失去了每天都要去打卡的地方。于是没有能打上卡的曾师忱打听到了缘由,也只好失望的逛了逛一旁的头巾铺,然后返回家中。
第二天,即便是在知道摊子主人被兵马司带走,最快也要三五天的时间才能被放出来的前提之下,曾师忱依旧选择绕路回家,并且会在摊位附近的铺面停留一会儿。
这已经能够证明,曾师忱选择绕路,真的不是为了汤羹摊子上的那一口吃的。果然吃食的吸引力没有那么大。
“那此人一定要绕路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那处摊位如果没有可疑之处的话,可疑之处又究竟在哪里?”此时的徐栖舟没有办法明确调查的方向,不知道劲儿该往哪里使。
“依本官看,曾师忱每天出现在那里肯定不只是为了传递消息,也许是在报平安也说不定。”
闾嘉觉得不会天天有消息要传,而都尉司的盯梢也发现不了什么端倪,也恰恰证明,此人没有什么可疑的动作。
那么绕路很有可能只是为了让某些人看到他。
“大人所言甚是。”王茂平觉得与上官共事久了,再加上能八卦到一起,如今算是越发的心有灵犀了。
虽然心有灵犀的时候没有带上徐栖舟,但后者既然有了方向,也就有了可怀疑的对象:“也就是说,曾师忱报平安的对象能够随时观察到汤羹摊子和附近的店铺。”
不过这范围虽然不大,但是要怀疑的可是不少。对着行程图仔细观察的徐栖舟发现,从好几家铺子都能够看到汤羹摊子的情况,这其中还包括曾师忱会去逛的店铺。
想到了这里,这位徐校尉又失落了起来,那就是有了方向,却不知道该怎么验证,到底是哪一处有问题。
徐栖舟是想不到,闾嘉是因为有个得力的下属,所以懒得想。而王茂平很自觉的开了口:
“下官觉得这一片的铺子恐怕都不是我们要找的。”王茂平将能够观察到汤羹摊子的商铺都进行了否定。
徐栖舟原本还在纠结究竟是哪个铺子有问题,猝不及防听到这么一句,不禁有些傻眼,所以根本就没得选是吗?难道他刚才猜错了?
“王大人,下官有些不明白。”
行吧,不明白,他就给讲明白呗。其实能够观察到汤羹摊子的这个前提条件是没有错的。平时曾师忱上值散值的时间固定,所以估算好时间守在能够观察到此人的地方,就能够看到他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