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向皇帝,一个看向曹王。
最后还是曹王快速起身,领了旨意,“臣弟替小儿谢皇兄恩典。待臣弟回府,择了吉日,再派人替小儿来送认亲表礼。”
“朕就是随口一提,”朱维桢摆了摆手,“这事三弟让王妃与荣婕妤商议。”
朱维桢让他们认亲的灵感真的只是来自于寿和皇妹。
刚听她们在下首说,民间小儿有所不足,认了干亲,得了福气庇佑,方能平安长大。
皇帝也是心疼这个小倒霉侄儿。
等宴散。朱维桢摸着荣乐的头,夸奖了几句,才从慈宁宫回乾清宫。
第二日的时候,钦天监就把给纪王婚事算的好日子送进宫来了。
即将年末,虽说钦天监挑的挨得近的好日子,可还是定在了第二年开年过后。
却不想待年关至,朝廷封印在即,纪王就差翻年成亲的的时候,再办宫宴,子孙亲朋都在,太皇太后高兴,多吃了一杯冷酒,第二日一早就叫不醒了。
“皇祖母明明昨日还好好的,交代纪王和未来王妃要好好过日子,要湘王听陛下话……这……”昨日未出宫的寿安长公主眼泪连连。
母后皇太后却是平静祥和,“人将至八十,无病无灾的去了。这也算得上喜丧。待哀家日后去了,切莫悲切伤了身子。”
待丧钟传遍六宫,昨日办宫宴劳累,多睡了两个时辰的永寿宫的淑妃脸上头一次真心实意出现了悲切的愁容。
她连轿辇都传唤,自己急行跑去永寿宫大门,穿过宫道。
刚进慈宁宫,就听到从正殿殿内哀哀戚戚传出不绝的哭泣声音,她心里一紧,心底生出悲苦,瞬间泪水盈眶。
慈宁宫的寝殿里,侍奉的太医此时正以头捣地,对着皇帝和两宫太后请罪,“都是臣等无能,没能留住太皇太后。”
淑妃还是先来的,她慌忙的行了个礼,便向寝榻走去,“太皇太后……娘娘……”
朱维桢未曾计较她的失礼,只命陈新去请宗室王妃和承恩侯夫人进宫。
再由端妃云妃领着后宫准备哭灵。
之所以抛开皇后,是因为皇帝心底还是有些担忧的。
皇后生产将至,不论是迟几日还是早几日,都是在给太皇太后的百日哭灵里。
她作为后宫之主,便是太后和皇帝体贴,可为了孝名,再怎么也要出来跪几日。